ID: 23025868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分班考重点专题: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日期:2025-05-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3251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专题,阅读,文阅读,现代,重点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分班考重点专题:现代文阅读-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阅读说明文《花中之王———牡丹》并回答以下问题 花中之王———牡丹 ①牡丹是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归类于毛茛科、芍药属。牡丹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其花大色艳,香气袭人,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清代末年,牡丹曾是国花,这也提高了它在花卉中的地位,不愧“王者”之号。 ②从花色上分,牡丹素以八大色著称,如白色的如夜中灯光,称为“夜光白”;蓝色的似无瑕碧玉,称“蓝田玉”;红色的像一团火焰,称“火炼金丹”等。在同一色中深浅浓淡也各不相同,姚黄、魏紫、欧碧、赵粉被称为牡丹四大品种。 ③牡丹起源于陕甘秦巴之地、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牡丹作为观赏花木栽培,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随着历代栽培地沿革转移,形成以黄河中下游为主要栽培中心,其他产地为次要栽培地的格局,牡丹适应性较强,产地亦广,现在不仅在中国栽培甚广,还早已在世界各地“安家落户”。 ④牡丹自古以来引无数文人墨客讴歌赞美,蕴含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底蕴,这又是获得“花中之王”称号的另一原因。牡丹第一次在文学作品中出现是在2400多年前的《诗经》:“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这明明写的是芍药,为什么要说是牡丹呢?原来古时候,牡丹和芍药是不分的,后来有了木芍药和草芍药的说法:再后来木芍药就成了牡丹。唐代刘禹锡在《赏牡丹》一诗中赞云:“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白居易在《买花》诗中写道:“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陆游的《赏花至湖上》写道:“良辰乐事真当勉,莫遣匆匆一片飞。”《栽牡丹》中:“携锄庭下掘苍苔,墨紫艳红手自栽”,写出了他赏牡丹、栽牡丹的生活乐趣。又有民谣曰“谷雨三朝看牡丹”,牡丹花一般在暮春开放,迟开不争春,这点也引起诗人、词家的赞美,据初步收集,历代文人专写牡丹的诗词就有四百余首,其中以唐、宋两朝为最多,共130多人留下270首优美的诗词,仅苏轼一人就有三十多首。 ⑤“剪裁偏得东风意,浅薄似矜西子妆。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牡丹在花卉界独树一帜,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底蕴,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⑥这样的“花中之王”谁能不喜欢呢?“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的原因有哪些 ? 2.第③段中加点词“安家落户”的意思是 。 3.分别指出下面两句话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内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1)牡丹素以八大色著称,如白色的如夜中灯光,称为“夜光白”;蓝色的似无瑕碧玉,称“蓝田玉”;红色的像一团火焰,称“火炼金丹”等。( )( ) (2)牡丹起源于陕甘秦巴之地,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 ) 4.根据文章内容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牡丹素以八大色著称,在同一色中深浅浓淡也各不相同。 B.在秦汉时期,牡丹并不是作为观赏花木栽培的。 C.现在芍药和牡丹花并不是同一种花,然而在古时候,牡丹和芍药是不分的。 D.结尾引用《爱莲说》中“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与周敦颐同样的态度和情感。 【材料一】 ChatGPT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会通过连接大量的语料库来训练模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的。做到以与人类几乎无异的聊天场景进行交流。ChatGPT不单是聊天机器人,还能进行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等任务。 (摘编自《百度百科》ChatGPT词条)【材料二】 ①从ChatGPT现有能力来看,它还有很多局限。即使是它能够替代的那些工作,也并不是所有职位都可以被替代。它仍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