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6598

11.《赵州桥》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200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赵州桥,教学设计
  • cover
三下11《赵州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赵州桥》这篇课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中华古建筑———赵州桥的基本情况和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高度赞扬了该建筑背后所蕴藏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揭示了它的历史价值。 本文编排自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本单元围绕“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人文主题,先后编排了三首古诗、两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次综合性学习和一个语文园地,相继从不同方面描绘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落实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和“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作为本单元的第三篇精读课文,本文从传统建筑这一方面,带领学生触摸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在梳理文章脉络、交流表达的过程中巩固“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写作方法。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欣赏赵州桥的坚固、美观,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提升民族自豪感、认同感。 语言运用:认识“县、拱”等10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爪”,会写“赵、省”等13个字,会写“赵州桥、石匠”等15个词语。 思维能力:理解第三自然段是通过列举桥栏上雕刻着的图案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审美创造:品味说明文语言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重点 1.通过回顾前文,迁移运用“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理解第三自然段是如何将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并进行表达训练。 2.通过交流拓展和阅读资料,深入体会赵州桥的图案美、寓意美和精神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难点 借助文物宣讲会的平台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任务 1.创设“文物宣讲会”活动情境,发布评选“文物宣讲员”的学习任务。 同学们,欢迎来到我们的“文物宣讲活动”第三站。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中国建筑文物———赵州桥,通过三个任务的考验,评选“小小文物宣讲员”,向游客介绍赵州桥! 2.简要回顾赵州桥的基本信息和雄伟的特点,提出学习“围绕一个意思讲好文物特点”的学习目标。(板书:雄伟)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文物宣讲会”的真实活动情境,发布评选“文物宣讲员”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驱动学习。同时,通过回顾旧知与学习方法,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探秘文物赏美观 任务一:欣赏图案美 1.齐读第三自然段,寻找关键句,对比发现该句的特别之处。 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1)对比第二段的关键句“赵州桥十分雄伟”,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明过渡句的含义与作用。(板书:坚固、美观) 2.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龙刻的不同形态句子,挑选自己最欢的龙刻形态,读一读,与同桌分享。 (1)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 引导学生想象: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它们在做什么呢?相机指导朗读。 (2)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 通过做动作理解“相互抵着”“回首遥望”等词语。相机指导朗读。 (3)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引导学生想象:这两条龙是怎么玩珠子的? 总结:赵州桥石栏板上这么多不同形态的龙,每一条都雕刻得栩栩如生,难怪作者说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让我们带着想象,一起读出赵州桥的美观吧!(板书:美观) 3.教师出示搜集的赵州桥石栏板高清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交流桥上其他龙的不同姿态。 4.如果你是赵州桥的文物宣讲员,请你围绕“赵州桥石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宣讲赵州桥的龙纹图示。(以课文内容为主,同时鼓励学生讲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