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八下第3章《空气与生命》基础性学习评价 参考答案及解析 (作业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煮沸过的水不宜养鱼,这是因为煮沸过的水中几乎不含( ) A.氧原子 B.氧元素 C.氧分子 D.氢分子 【答案】C 【解析】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煮沸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水的组成元素不会改变;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经过煮沸,水分子依然存在,也就含有氧原子;鱼在水中生存需要氧气,而煮沸过的水,在加热过程中氧气溢出,使得水中几乎不含有氧分子,所以不宜养鱼。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氧化镁 【答案】A 【解析】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红热,不会剧烈燃烧,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有:①实验结束时,先熄灭了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槽;②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③加热前试管内外壁有水珠;④试管口向上倾斜;⑤实验前忘记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对准试管里固体进行加热.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 A.只有①③⑥ B.只有②④ C.全部 D.除了⑤外其余均是 【答案】D 【解析】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实验结束时,先熄灭了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槽,导致水倒流进试管而炸裂试管;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那里温度很低),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加热前试管内外壁有水珠,加热时,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试管里药品的冷凝水流到很烫的试管底部而炸裂试管;没有进行预热,直接对准试管里固体进行加热,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实验前忘记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只会导致气体外逸,不会导致试管破裂。 4.加热试管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使其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下列能正确反映该过程中各科学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B. C. D. 【答案】C 【解析】 A、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质量从0开始逐渐增加,至反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像错误。 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逸出,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至反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但最终固体质量不会减小至0,故选项图像错误。 C、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前后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故选项图像正确。 D、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锰的质量从0开始逐渐增加,至反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像错误。 5.下列图示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A、试管口向下倾斜,试管口使用棉花团。正确; B、向上排空气法应该将导气管插到集气瓶底部,图中仅在瓶口。错误; C、验满应该在集气瓶口部进行,而不是集气瓶内。错误; D、铁丝燃烧实验应该在集气瓶底部预留水或者加上沙子保护集气瓶。错误。 6.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 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 C.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 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