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7533

14 母鸡 教学设计+课件

日期:2025-05-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1149033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母鸡,教学设计,课件
    《母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母鸡》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由老舍先生撰写。文章通过对比手法,前半部分生动描绘了母鸡的讨厌之处,后半部分则展现了其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的伟大形象,深刻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崇敬与赞颂。新课标背景下,本文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经验,感受语言表现力,还通过母鸡形象的转变,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与人文关怀,促进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学情分析 1. 四年级学生已具初步阅读能力,但对复杂情感理解尚浅。 2. 学生对动物主题兴趣浓厚,易于激发学习热情。 3. 通过对比手法,学生可以把握文章主旨,但需教师引导深化理解。 三、教学目标 1.把课文读通、读熟,会写“讨、厌”等生字。 2.了解“我”对母鸡态度前后的变化,并知道变化的原因。 3.通过感受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能深入体会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喜爱的情感变化,感受母爱的伟大。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我”对母鸡态度前后的变化,并知道变化的原因。 2.难点:能深入体会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喜爱的情感变化,感受母爱的伟大。 3.解决方法:使用情境教学法,教师构建情境,在大情境中,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体会作者对母鸡的情感变化,了解作者为什么先是讨厌母鸡,后来又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种阅读方法,生生配合、师生配合、自由读、齐读等,从文本中深挖、深悟。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自主认读生字、词语,了解作者老舍先生。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板贴。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对作者老舍的介绍,点名读,让学生简单了解老舍先生,并引出老舍先生的文人身份。 2.师:有一天伟大的作家老舍遇到了一件烦心事。 (构建被母鸡打扰的情境,播放母鸡叫声) 让学生感受老舍的烦心。 3.于是老舍写了一封控诉信,控诉母鸡,夫人驳回控诉信,要求老舍列举具体事例证明。 (二)寻找证据,品读事例 学生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母鸡讨厌的具体事实: 1.品读“大声喧哗”,围绕词语“没完没了”体验母鸡的讨厌。 2.学习重点词语“讨厌”,教师板书,同时指导书写要点,学生在学习单上练习书写。 3.品读“无病呻吟”,围绕词语“细声细气、颤颤巍巍”感受母鸡的讨厌。 4.品读“欺软怕硬”,围绕词语“欺侮”感受母鸡的讨厌。 5.品读“自我炫———,围绕词语“聋人、全世界”引出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写出母鸡的讨厌。 6.生生合作读控诉信中具体事例,反复多次读“讨厌”以感受老舍对母鸡的厌烦心理。 7.构建情境:正在这时,母鸡孵出了一群鸡雏,作者动了恻因着信继续观察并为母鸡,甚至到后面给母鸡写了一封表扬信。 让学生探究原因。 (三)聚焦性格,写表扬信 学生再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老舍改变看法的原因: 1.老舍先生为母鸡写了一封表扬信,你认为表扬信中哪几个词语最重要? 2.结合文章第五自然段,围绕词语“警戒”感受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3.结合文章第六自然段,围绕母鸡的两点变化: ①母鸡消瘦的原因;②母鸡对公鸡态度变化的原因。 思考并感受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结合文章第七自然段,围绕“半蹲着”这个动作,让学生思考原因,体会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结合文章第八自然段,让学生思考母鸡为什么在夜里再次尖叫,体会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对比以前的母鸡与现在的母鸡。 学生思考母鸡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体会母爱的伟大。 7.师生合作读表扬信,体会老舍先生情感的变化。 (四)联想母亲,情感升华 1.老舍先生看到母鸡的时候想到了一个人,是谁呢? PPT播放对母亲介绍的文字,教师伴着音乐有感情诵读。 2.出示课文第九自然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