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7658

1.2 哲学 的基本问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共33张PPT)

日期:2025-05-2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551032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政治,PPT,33张,必修,高中,哲学
  • cover
(课件网) 思考: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并且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的问题? 有人说哲学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 有人说哲学研究人生问题, 也有人说哲学研究人类认识的问题。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二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 自主学习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内容 2.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最近有一个段子特别火: 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了上香; 在求人和求己之间,选择了求佛; 在做题和作弊之间,选择了作法...... 热点导入 月老殿前爱搭不理,财神殿里长跪不起。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要求 学习任务要求 1.1比较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异同;理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政治认同:认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反对历史唯心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外部世界,洞察事物的本质,不为假象所迷惑,正确处理主观与 客观的关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在生活和实践中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发展 议题情境 寺庙景区内人满为患,高价法物已成网红产品, 古刹内素斋餐厅登上大众点评必吃榜,寺庙咖啡馆玩出新花样,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禅修体验……寺庙在当代年轻人眼中不只是走马观花的打卡目的地,更是短暂逃离快节奏生活的精神避难所、远离尘世喧嚣的心灵栖息地。同时,一系列的体验经济伴随“寺庙热”,延长着寺庙经济产业链。 思考:佛真的存在吗?它属于“思维”还是“存在” 为什么年轻人喜欢逛寺庙拜佛? 不同于古代社会的封建迷信,现代年轻人的祈福行为更多只是为了寻求一种心理暗示:心诚则灵,好运齐来。 人们以跪拜交换愿望,同时也将烦恼短暂滞留在庙宇,期盼与神对话,换来所愿皆成。 另外,年轻人去寺庙也不仅仅是为了祈福,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旅游和消费方式。 一方面,寺庙的红墙黄瓦本身就具备观赏性,出片率高,且很多寺庙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游客在拜佛的同时还能一次性完成爬山、赏花等多个项目。 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P20 如:理论、理念、计划、经验 思想、 观点、感觉、方针政策、目标等主观性的东西。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P18 如:太阳、地球、月亮、国情、磁场等可见或不可见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的事物。 思维 存在 意识 物质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注意: “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在实践生活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1、哲学的基本问题 请判断哪些属于思维(意识)或存在(物质)? 温柔的政治老师 学生制定的暑假游玩攻略 生产力、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口古镇旅游区 声音、阳光、空气 存在(物质) 思维(意识) 商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期末复习计划 高一学生 甲流病毒 河北安新中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 的关系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第一性问题) (“何者为本原、何者为派生”“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谁先谁后”;“谁决定谁”)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能 不能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