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7700

17.1《陋室铭》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14478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2025,七年级,语文,2024,统编,学年
  • cover
17.1《陋室铭》练习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桃花源记》(节选)、《陋室铭》,完成下面小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节选) (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具: (2)灵: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两篇文章均有环境描写,请做比较阅读。 (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奇美的语句是哪句?(请完整抄写在答题卡上) (2)用简洁的词语概括《陋室铭》陋室周边景色的特点: 、 。 班级开展“学先贤美德”文言文探究活动。请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完成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4.字里有乾坤。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斯是陋室 斯: (2)可爱者甚蕃 蕃: 5.句中有深意。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翻译: ,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沾染(污秽), 。 6.【甲】【乙】两文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立君子之德,追君子之行。请说说两文中作者借笔下之物,分别表达了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 唐求,蜀州青城县味江山人。王建帅蜀,召为参谋,不就。至性纯,笃好雅道,放旷疏逸,几乎方外之士也。每入市骑一青牛至暮醺酣而归。非其类,不与之交。或吟或咏,有所得,则将捻稿为丸,内于大瓢中。二十余年,莫知其数,亦不复吟咏。暮年,因卧病,索瓢致于江中,曰:“斯文苟不沉没于水,后之人得者方知我苦心耳。”漂至新渠江口,有识者云:“唐山人诗瓢也。”探得之,已遭漂润损坏,十得其二三。求初未尝示人,至是方竞传。 (选自《唐人轶事汇编》,有删改)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