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7945

25 活板【2025春七下语文情境教学课件+视频】

日期:2025-05-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191528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活板,2025,七下,语文,情境,教学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统编2024七下语文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025年春七下语文情景教学课件嵌视频(统编2024版) 刘慈欣 24*带上她的眼睛 学习目标 壹 知识必备 贰 初读晓畅文意 叁 了解活板印刷 肆 目录 思考探究 伍 课堂小结 陆 虚词迁移练习 柒 积累拓展 捌 基础知识抢答小活动 1.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元末明初 罗贯中 清代 曹雪芹 明代 吴承恩 元末明初 施耐庵 2.中国文房四宝是? 砚台 黑墨 毛笔 宣纸 3.四书是指? 《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4.“四艺”指? 5.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 火药 造纸术 印刷术 指南针 这篇课文就是介绍毕昇活字印刷术的一篇科技说明文。 1.了解沈括及《梦溪笔谈》的相关知识,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积累文言词汇。 2.理清文章结构,了解活字印刷术及其“活”的特点,学习程序说明。 3.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目标 难点 重点 沈括 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其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推动了中国科技大发展。 代表作有《梦溪笔谈》《良方》《灵苑方》等。 作者简介 知识必备 沈括在创作《梦溪笔谈》时,政治上不得志,对于继续走上仕途的渴望并不强烈。沈括写《梦溪笔谈》,不非议朝政大事和议论他人,只是率性而谈。 《活板》创作于北宋年间,当时经济发达,科学技术水平发展迅速,沈括是北宋时期的科学家,与活版印刷术的发明者毕昇基本上同时代,且亲眼见过由自己的侄辈珍藏的活字,其记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写作背景 了解《梦溪笔谈》 作品简介 毕昇(972年-1051年),北宋发明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毕昇初为杭州书肆刻工,专事手工印刷,在印刷实践中,毕昇认真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于北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发明活字印刷术,其法未及推行即卒。毕昇事迹仅见于沈括《梦溪笔谈》。 人物链接 印刷术 在《辞海》中,对“印刷术”是这样介绍的: 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称“刻板印刷术”。刻板印刷在我国唐代已开始盛行,并先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洲和欧洲。 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首创泥活字板,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 刻版印刷 知识拓展 之后,又陆续出现用木、锡、铜和铅等金属制成活字板印刷书籍。 1450年左右,德国人谷登堡用铅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为现代金属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可见,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 活字印刷 初读晓畅文意 1.诵读文章,揣摩文意。 2.请小组相互合作,借助工具书、课内注释、上下文推断,疏通文意。直译意译相结合,注意特殊词语、重点句式。 3.将不能解决的字词圈点勾画出来。 限制时长10分钟。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wéi yínɡ wéi shēnɡ wéi bó zhī huò yánɡ rónɡ dǐ 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