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8231

2025年河南省镇平县中招模拟训练语文试卷(一)(PDF版 无答案)

日期:2025-05-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24207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年,河南省镇,平县,中招,模拟,训练
  • cover
2025年春期九年级中招模拟训练 语文试卷(一) 一。 积累与运用.(共23分) 学校视频号要录制四集主题为“扬中华文化,承千年文脉”的专题片。你作为文字 编辑,需要完成下面的任务。 1.【戏剧文化】下面是第一集《豫剧》的片首语,请你解决其中的字词问题。(共 6分) 豫剧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河南讴。它是我国梆子声腔剧种中极为重要的一支, 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蜚声海内外。豫剧在生成和发展时期,①(汲取采取) 了昆腔、吹腔、皮簧及其他梆子声腔剧种的艺术因素,同时广泛吸收河南民间流行的音 乐、曲艺说唱和俗曲小令,形成了朴直淳厚、丰富细、富于乡土气息的刷种特色。 豫剧艺术长期受中原文化特别是黄河流域地方文化的影响,在演出剧目、舞台表演、 人物$造、表述方式、音乐唱腔等方面都形成了:②(奇特独特)的河南地方风格, 带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成为我国民族戏曲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 蜚声( ) 淳( )厚 长 (2)语段中的两个拼音处对应的汉字怎么写?请写出正确的汉字。(2分) 细ni( ) su( )造 (3)语段中的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词语?请工整书写。(2分) 驶 ① ② 2.【诗文文化】下面是第二集《古诗文里的中华文化》的旁白,请你将空缺的古 诗文名句补充完整。(8分) 古诗文里的中华文化滋养着我们的心灵。诵读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宫 “① ?② ”,我们从“鸿雁传书”的故事中理解了 乡愁文化;赏读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③ ④ 我们可以从东篱采菊的物我合一、浑然天成的境界中了解远离世俗、归隐山林这一归隐 文化;研读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⑤ ,⑥ 一,太 守也”,我们可以从既有“同醉”之乐,又有“独醒”之思中体悟与民同乐这一醉翁文 化;品读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⑦ ,⑧ 我们可以从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中感受中秋赏月这一节日文化。古诗文里的中华文 化,就在吟咏、体悟中传承不息。 3.【武术文化】下面是第三集《中国武术发展史》的脚本,为了更直观地向拍摄 人员呈现,请你根据脚本的内容完成时间轴。(4分) 中国社会的原始时期,武术有了原始发端,人类技击的出现可视为原始武术的萌生。 九年级语文(一)第1页(共8页) 夏商西周时期,中国武术亦由原始状态下的武术雏形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化形态。春秋 战国时期,各国对军事技术的重视导致对武艺与武器的深入研究,机弩发明,铁兵器应 运而生,这些为中华武术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秦汉至隋唐五代时期,武术得到较大发 展,具体表现有武术流派雏形开始出现,武术著作较多面世,武举制创立等。两宋在中 国武术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在军事武艺发展的同时,民间武艺蓬勃兴起。 明代已形成了诸多风格迥异的武术流派,十八般武艺有了具体的名称、内容,以此为特 征,.中国武术体系开始形成。 中国武术发展史 原始时期 ① 春秋战国时期 原始武术萌生 武术逐浙发展成为 ② 一种文化形态 明代 ③ 秦汉至隋唐五代时期 军事武艺发展, 武术得到较大发展 民间武艺兴起 4. 【红色文化】下面是第四集《长征》中的两幅画面,请你任选一幅,结合下面 的文字材料为画面配上解说词。(3分) 长征精神(书选) 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A飞夺泸定桥) (B.十送红军) 5.【结语】下面是本次专题拍摄的片尾小诗《四彩华章》,请你结合上面四集内 容,将小诗补写完整。(2分) 戏曲雅韵绕梁间,生旦净丑绘春秋。 红色精神映山河,革命先烈永不朽。 四彩华章同织就,千年文脉代传流。 九年级语文(一)第2页(共8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