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9347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课件(共47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05-2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37547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中,哲学,必修,统编,政治,追求
  • cover
(课件网) 追求智慧的学问 必修四第一课第一框 导入———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天为什么会下雨? 人为什么活着?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观念”这个问题真的一样复杂吗?他是说早在感官世界出现鸡以前,“鸡”这个观念已经存在于观念世界多时了。 柏拉图想在所有变化无常的事物中找出永恒与不变之物。因此他发现了比感官世界层次更高的完美理型。他更进一步认为理型比所有的自然现象真实。他指出,世间是先有“马”的理型,然后才有感官世界里所有的马匹,它们就像洞壁上的影子一般达达前进。因此“鸡”的理型要先于鸡,也先于蛋。 柏拉图(Plato,Πλατ ν, 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亚理斯多德则认为柏拉图将整个观念弄反了。他同意他的老 师的说法,认为一匹特定的马是“流动”的,没有一匹马可以长生不死,他也认为马的形式是永恒不变的。但他认为马的“理型”是我们人类在看到若干匹马后形成的概念。因此马的“理型”或“形式”本身是不存在的。对于亚理斯多德而言,马的“理型”或“形式”就是马的特征,后者定义了我们今天所称的马这个“种类”。 亚理斯多德并不否认人天生就有理性。相反的,根据他的说法,具有理性正是人最大的特征。不过在我们的感官经验到各种事物之前,我们的理性是完全真空的。因此人并没有天生的“观念”。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年-前322年3月7日),出生于希腊色雷斯斯塔基拉,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著作牵涉许多学科,包括了物理学、形而上学、诗歌(包括戏剧)、音乐、生物学、经济学、动物学、逻辑学、政治、政府、以及伦理学 一件事物的形式乃是它的特征。亚理斯多德认为实在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 假设现在你眼前有一只鼓翅乱飞的鸡。这只鸡的“形式”正是它会鼓翅、会咕咕叫、会下蛋等。因此我们所谓的一只鸡的“形式”就是指鸡这种动物的特征,也可以说是鸡的各种行为。当这只鸡死时(当它不再咕咕叫时),它的“形式”也不再存在。唯一剩下的就是鸡的“物质”(说起来很悲哀),但这时它已经不再是鸡了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年-前322年3月7日),出生于希腊色雷斯斯塔基拉,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著作牵涉许多学科,包括了物理学、形而上学、诗歌(包括戏剧)、音乐、生物学、经济学、动物学、逻辑学、政治、政府、以及伦理学 因果律 亚里士多德会补充说你只提到其中的三种肇囚。“质料因”是在空气冷却时湿气(云层)正好在那儿。“主动因”是湿气冷却,“形式因”则是水的“形式”(或天性)就是会降落地面。不过假如你只提到这三者,亚理斯多德会补充说,天空下雨的原因是因为植物和动物需要雨水才能生长,这就是他所谓的“目的因”。因此,你可以看出来,亚理斯多德赋予雨滴一个任务或“目的”。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年-前322年3月7日),出生于希腊色雷斯斯塔基拉,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著作牵涉许多学科,包括了物理学、形而上学、诗歌(包括戏剧)、音乐、生物学、经济学、动物学、逻辑学、政治、政府、以及伦理学 哲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 哲学家眼中的哲学——— 词源学里的哲学——— 从起源上看哲学——— 从与世界观的关系上看哲学——— 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上看哲学——— 哲学家眼中的哲学 PART 01 哲学家眼中的哲学———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是追求“最高原因的基本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