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河南省中考模拟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照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 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班级拟召开“诗意与低碳生活”主题班会,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善资料。 晟 1.小语同学看到一段描写雪的语段,发现部分字词的读音或字形需要注意,他想提醒一下。 (共4分) 地 不经意间,窗外已飘起了雪花。①(姗姗珊珊)来迟的雪,不久便密密匝匝地洒 落下来,从灰暗的天空急速坠向地面,凌空②(划画)过无数道孤线,随风旋转、飞舞, 宛如从天而降的柳絮,顷刻间弥漫了整个天空。这些雪花,像极了天空中展开的羽翼,为整 邮 个世界披上了一层轻盈的白纱。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 2.请填写古诗文名句,帮小华同学完成发言稿“古诗文中的雪”。(8分) 人们对雪印象深刻。雪在卖炭翁清晨赶往城内的路上,“① ② ”(《卖炭 翁》);雪在宋濂从师求学的途中,“③,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④”(《送东阳马 都 生序》)。 人们也注意到了雪对精神品质的挑战作用,“⑤,⑥”(李白《行路难》)以冰 布 雪封路象征人生险阻,暗含“长风破浪会有时”的突破信念。“⑦, ⑧”(《木兰 诗》)以边塞风雪中铠甲凝霜的细节,反衬将士保家卫国的坚初意志。 3.大河同学梳理了“古今取暖”的概况,请你根据提示,将时间轴上的空缺信息补充完整。 (4分) 古代官员的俸禄,有一项特殊的收入一“柴直银”。这是朝廷为官员们冬季取暖而特 设的补贴。每当秋去冬来,朝廷便开始发放木炭,这一传统在宋朝便已成形。然而,普通人 家只能依靠收集的枯枝败叶,或是家中储存的少量木炭勉强取暖。到了明朝,取暖费的形 式发生了变化,从实物转向了货币,被称为“柴薪银”。清朝末年,煤炭的生产技术得到了革 新,煤炭的产量大幅提升,成本也随之降低。官府放宽了对煤炭市场的管控,民间的需求得 到满足。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在继续发展集中供暖的同时,也开始发展分户供暖,各 种供暖方式不断涌现。 宋朝 明朝 ③ 1990年后 ① ② 放宽对煤炭市场的管控 ④ 语文 第1页(共6页) 4.小文同学读到了一段与低碳生活有关的文字,他非常欣赏,但中间几句的顺序被打乱了,请 隐隐 你帮小文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3分) 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回望漫长历史 爷, 颤 。从“天人合一”“仁民爱物”到“知足知止”“惜物养德”,这些 脸上 哲思和智慧对今天的我们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①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智慧、生态哲理和生态准则 ②凝练成内涵丰厚、思想深邃的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 的 ③我们的先人在与自然的对话和互动中 遥 ④对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深刻认知 5.大河同学浏览相关网页时,发现了以下两张海报,他认为设计非常巧妙,请你任选一幅,谈 一谈自己的体会。(4分) 3运运W 街 思 的 海报 海报二 堂 注:两张海报的主要色彩均为绿色。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 流远的徒河 就 ①当年我离开爷爷家的时候,徒河还在,它贴着村庄后身,由西向东,滔滔不绝。爷爷的 和 屋子里,总是弥漫着湿漉漉的水腥味和哗哗的流水声。 ②等我再次回到爷爷家中,爷爷已病重垂危。 来 ③爷爷的双眼凹成两眼灶,里面盛着燃过头的死灰。我的一声呼唤,让爷爷眼里的光,倏 地从死灰里挣脱出来,像流淌的一束光,惊喜、炽热、知足,在我身上流过,最后停在我的脸上。 流 ④落裢和竹竿,还在原来的位置,一个挂在炕头墙上,一个戳在炕沿和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