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2027届高一五校第二次联考试题·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0 B 0 A C D BB D AC B 1.A生态移民工程使移民迁人到迁人地,为迁人地带来了劳动力,增加了劳力供给。移民迁人会增加迁人地 人口,加剧人地矛盾,而不是缓解:材料未提及移民与矿产开发的关联:移民主要是普通农牧民,对提升迁入 地科研实力作用不大。 2.D劳务移民无地,主要依靠务工就业。为了让他们能更好地找到工作,适应就业岗位,政府更加需要加大 技能培训投人,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资金支持、住房保障不是相比产业移民更需加大投入的方面:与产业移 民相比,劳务移民主要是务工,无土地需求,不需要政府加大土地供应。 3,B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数量和比重增加显著,老龄化严重,延迟退 休一方面可发挥老年人的人力优势,另一方面可减轻社会养老负担:我国人口总数量有所下降但不多,且人 口基数大,劳动力较充足,所以不存在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延迟退休并不能解决我国生育率下降的问题。 4.D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使得原本到退休年龄的人群继续留在工作岗位,增加了劳动力在市场上的供给,即 提升了人力资源供给:延迟退休对人口迁移数量影响较小: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受资源,科技发展水平、生活和 文化消费水平等因素影响,延迟退休不会使环境人口容量增加:人口分布格局主要受到地形、气候等自然因 素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延迟退休不会改变人口分布格局。 5.A结合材料,“绿波”路段建设原理:根据道路状况和交通流量等因素,设定合适的车辆行驶速度,根据路段 距离,把该车流所经过的各路口绿灯起始时间做相应的调整,这样一来,以确保该车流到达每个路口时,正好 遇到“绿灯”。因此只要设定好合适的车辆速度,根据道路的长度就可灵活设置绿灯的时间,并不一定要求相 邻两段道路距离大致相等,③错误;因为“绿波”路段设置的“绿波速度”一致,若相邻两段道路交通流量不一 致或出现交通事故导致车流速度变慢,那么会导致两段路车流的速度不符合“绿波速度”,通过路口绿灯时间 与计算好的时间不一致,就享受不到“绿波”的便利,还可能会遇到多个红灯,因此为保障绿波发挥作用,要求 城市相邻两段道路的交通流量接近和交通秩序要好,①②正确:绿化水平与“绿波带”设首无关,④错。 6.C车轲按照规定的城市道路通行速度行驶,在第一个路口遇到的是绿灯,在路口条件、干扰因素都相对较为 稳定的非饱和交通状态下,将这个车速保持下去,就会在绿波路段“一路绿灯”畅行下去,提高路段通行效*, 因此“绿波带”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绿波带”只是在原有的道路上设置路灯时间,对占地面积无影响:城市 服务范用与城市等级有关,“绿波带”不能扩大城市服务范围:“绿波带”不能保障行车安全,反过来“绿波带” 需要良好的交通秩序来保障“绿波”的有效运行。 7.D据材料可知,村民祖辈起就在自家屋顶上用竹匾晾晒农作物。“笪岭晒秋”景观中晾晒农作物具有层层 叠叠,有低有高,与该地地形崎岖,平地少有关;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是农业的生产条件,不是形成篁岭晾晒作 物方式的主要原因:空气潮湿不利于晒秋。 8.B题干中村民虽然迁至山下新村(有一定城镇化倾向),但依然坚持回老村“晒秋”,这不是体现城镇化对传 统生活方式的冲击,而是传统生活方式的延续:“晒秋”是当地一种传统习俗,属于地域文化。村民搬迁后仍 坚持回老村进行“晒秋”活动,说明地域文化对居民行为有者深远影响,已经深人居民心中,成为一种习惯:题 干未提及城镇化对农村景观破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