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0988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双语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测试二化学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2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37845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广东省,阶段,答案,试卷,化学,测试
  • cover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阶段巩固组卷网,总分(二) 化学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a-40,Mn-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工业分离空气制氧气 B. 用石墨制金刚石 C. 木炭吸附异味 D. 干冰升华 2. 认识警示图标,下列图标放置地点错误是 A. 加油站 B. 酒精存放柜 C. 食堂洗手池 D. 运输浓硫酸的罐车 3. 下列科学家与他的贡献对应不正确的是 A. 道尔顿—提出原子论 B. 拉瓦锡—编制元素周期表 C. 张青莲—测定相对原子质量 D. 徐寿—译出钠、铝、钾、钙等元素中文名称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量液体体积 B. 过滤 C. 称量固体 D. 收集氧气 5.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 A. 读作硝酸氨 B. 氧离子的符号 C. 2个氮原子2N D. 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6. 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A. 液态氧 B. 过氧化氢溶液 C. 高锰酸钾 D. 冰水混合物 7.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铜粉在空气中加热,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B. 电解水,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8. 无色气体X通过灼热的碳,得到另一气体Y,Y和灼热的反应能得到铜,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X可作冶炼金属的还原剂 B. 转化过程只能体现碳具有还原性 C. 若X是,则Y是 D. 若X是,则Y是 9.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氮气能使燃着木条熄灭,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氮气 B. 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 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 氧化反应都会放出热量,所以放热的反应一定都是氧化反应 10. 有关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这四种元素化学性质性质相同 B. C、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C. A、B、D三种元素在同一周期 D. C和D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古有《齐民要术》记载“粟米曲作酢”,“酢”即醋酸也;今有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用二氧化碳制取醋酸()新方法。完成下面小题 11. 古法“粟米曲作酢”酿醋是用粮食经过发酵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古法可用“粟米”酿醋是因为“粟米”中含有碳、氢、氧元素 B. 酿醋成功之后用滤罐将醋与醋糟分离原理是蒸馏 C. 酿醋的发酵过程需要密封21天,这说明该过程需要控制温度 D. 酿醋过程需要用到“醋曲”来加快发酵,这充分说明“醋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2. 下列有关醋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醋酸由8个原子构成 B. 醋酸由2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和2个氧元素组成 C. 醋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D. 醋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3. 新方法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新方法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B 该反应过程中分子个数一定发生了改变 C. 这一新方法的重要意义除了制取醋酸外,还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D. 为了实现“绿色化学”,原子利用率达到100%,可让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比1:1进行混合反应 14. 下列有关鉴别或除杂的方法错误的是 实验目 实验方法 A 鉴别木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 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 B 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少量炭粉 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C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D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将气体点燃 A. A B. B C. C D. D 1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验证氢气燃烧产物 C.收集氢气 D.水的蒸馏 A.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