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模拟测试 九 年 级 语 文 试 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40分) 一 积累与运用(22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2) ,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无意于功名利禄的句子是: , 。 (4) 班级组织攀登云龙山的春游活动。站在山脚下仰望观景台,小徐不仅吟咏起《望岳》 中“ , ”表达一定要登上极顶的愿望;然而,登山之路却而是 曲折蜿蜒,小州几次想放弃,但是一想到《游山西村》中“ , ”的两句诗,就坚定了继续攀登的信心;终于登到顶峰,极目四望,无限风景尽收眼底,同学们不仅吟咏起“ , ”抒发此刻胸怀开阔、立志高远的豪情。 2.小徐听到一段广播后很感兴趣,就顺手记录下来。(12分) 在东晋至南北朝三百年间,徐州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是南北文化激烈碰撞、逐步融合的róng( )炉。匈奴、鲜卑、汉族等政权更迭频繁,你方唱罢我登场,胡汉文化因而加速交融,交相辉映。尤以佛教文化的融合与传播最具代表性。北魏时期佛教空前A( ),徐州兴化寺内的大石佛便是在这一时期依山开凿,佛龛林立,摩崖刻铭自“魏太和十年”绵延至唐宋,蔚为大观。其后, , , , ,将南朝精深的佛理与典雅的艺术风格一并带入北地。在南北交融之中,云冈造像逐渐由北地粗犷雄浑转向“褒衣博带、秀骨清像”的南朝风貌,形成B( ) 却又水乳交融的新艺术高度,kān( )称文化交流的典范。 (1)有两个字小徐不会写,用拼音代替了,请你写出。(2分) (2)A、B处词语小徐没有听清楚,请帮他选出。(2分) A. 兴盛 茂盛 B. 别具一格 风格迥异 (3)横线处记乱了顺序,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 )。(3分) ①推行汉化 ②高僧慧纪等应召北上 ③孝文帝锐意变革 ④主持云冈石窟开凿工程 A.①④②③ B.③①②④ C.②①④③ D.②④③① (4)小徐把画线的句子记成了病句,请你修改过来。(2分) (5)小徐拟了对联作为语段的标题,请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3分) A.南风北渡开佛境,汉韵胡风汇徐州。 B.南理北思铸一炉文化、魏风汉韵雕千佛石壁。 C.佛像清奇凝画骨,文风浩荡聚彭城。 D.千载佛光照云冈石窟,文化一炉炼徐地风华。 二 阅读 (55 分) (一)阅读古诗文,完成任务。(17分) 【甲】 徐城虽险固,而楼橹敝恶①,又城大而兵少,缓急不可守。今战兵千人耳,臣欲乞移 南京②新招骑射两指挥于徐。此故徐人也尝屯于徐营垒材石既具矣,而迁于南京,异时转 运使分东西路,畏馈饷之劳,而移之西耳。今两路为一,其去来无所损益,而足以为徐之 重,城下数里,颇产精石无穷,而奉化厢军见阕数百人,臣愿募石工以足之,使此数百人 者常采石以甃③城。数年之后,举为金汤之固,则徐无事,徐无事,则京东无虞矣。沂州 山谷重阻,为逋逃渊薮⑤,盗贼每入徐州界中。陛下若采臣言,不以臣为不肖⑥,愿复三年 守徐,且得兼领沂州兵甲巡检公事,必有以自效。 (选自苏轼《徐州上皇帝书》) [注]①楼橹敝恶:城楼破旧低劣。②南京:应天府,今商丘。③甃(zhòu):砌。④楼堞:城墙。⑤通逃渊薮:逃犯藏身的地方。⑥不肖:不才。 【乙】 十七日渡河,宿河之北岸。徐宿间群山盘亘①,风气完密②;而徐州滨河,山川尤极雄 壮,为东南藩蔽③,后必有异人出焉,望戏马台,似有倾圮。昔苏子瞻知徐州,云:“戏马 台可屯千人,与州为犄④角。”然守徐当先守河也。 (选自清代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①盘亘:纡回曲折。 ②风气完密:地气纯正、风水凝聚,即风水宝地。③藩蔽:藩篱屏障。④犄角:互相支援。 【丙】 彭城杂咏(其三) (元)萨都刺 黄河三面绕孤城,独倚危阑眼倍明。 柳絮飞飞三月暮,楼头犹有卖花声。 [注] 危阑:高楼边缘的栏杆。 3.请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