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1单元学情调查(二) 九年级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非遗文化,活态传承。下列非遗项目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西风酒酿造 B. 安塞剪纸 C. 西秦刺绣 D. 周至石刻 2.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浓硫酸的稀释 C. 称量NaOH固体 D. 测定溶液的pH 3. 下表为四种植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不适宜种植在酸性土壤中的是 选项 A B C D 植物 杨梅 菠萝 甘薯 冬枣 pH 4.0--5.0 4.5--5.5 5.0--6.0 8.0--8.5 A. A B. B C. C D. D 4. 如图是小博同学用“手的模型”总结的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的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 五个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C. 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以用于制作烟花、照明弹 D. 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自然界中所有的物质反应 5. 柿子成熟软化后,色红耀眼似火球,鲜果可直接食用外,还可以酿醋酿酒等。柿子中富含葡萄糖(C6H12O6)、维生素C和钙、磷等,营养丰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B. 1个葡萄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C. 葡萄糖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 葡萄糖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6. 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水的净化和电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1中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过滤 B. 图1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 C. 图2电极N与电源负极相连 D. 图2管A和管B的气体质量比为 7. 一定条件下物质间可以转化,如:。结合以上转化过程和初中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碳单质都是黑色固体 B. 属于空气污染物 C. 只能通过CO与反应来实现 D. 转化为CaO可用于工业制备二氧化碳 8. 下列关于“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 向水中加入某物质,有明显放热,则该物质一定是氢氧化钠 C. 一定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一定不能再继续溶解任何物质 D. 向盛有某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 9.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探究铁、铝、铜的活动性强弱 B.探究是否与水发生了反应 C.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D.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速率的影响 A. A B. B C. C D. D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他每空1分,计24分) 10.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风炉以铜铁铸之……底一窗以为通飓漏烬之所……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漉水囊……其格以生铜铸之。” (1)“飓”(即风)提供燃烧所需的_____(填化学式)。 (2)“火能熟水”说明燃烧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类似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_____。 (4)在唐代,木炭虽是官方和民间广泛使用的燃料,但煤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煤属于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11. 中华酒文化源远流长,从远古神话到现代社会,酒伴随着华夏文明发展,深深烙印在五千年中华文化之中。 (1)夏商时期,青铜器的使用推动了酿酒技术。青铜属于_____(填“单质”或“混合物”)。 (2)唐代是中华酒文化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葡萄酒、白酒等新型酒品。白酒中的溶剂是_____。 (3)李白斗酒诗百篇,近现代利用VR(虚拟现实)等技术可实现真人与动画人物李白的互动视觉。生产VR设备的材料之一是硅,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