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学习目标 (1)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2)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阐释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3)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历史轨迹,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科学,阐释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第1课时 自主学习:再认再现教材主干知识 |建|构|知|识|体|系| 系统知识(一)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基本理论·整理强化] (一)原始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 生产力 状况 生产力水平低下:①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②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成为食物的生产者 生产关系 ①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②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③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基本单位 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 解体过程 生产工具改进→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盛行→土地变成私有财产→私有制确立→原始社会解体 [释疑] 原始社会并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人类长期处于蒙昧野蛮的状态。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原始社会虽然没有剥削和压迫,但并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 (二)奴隶社会———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确立原因 私有制的确立、阶级的出现 生产关系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 国家产生 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奴隶制国家产生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历史进步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 (三)封建社会———阶级社会的发展 生产力 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有了显著进步;水利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冶铁业成为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生产关系 ①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②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③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经济剥削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政治压迫 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思想钳制 地主阶级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 [强调] 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 (1)在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是两个基本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2)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四)资本主义社会———最后的阶级社会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建立的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二是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在历史上,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促使这两个条件形成。 2.资产阶级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