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安徽名校大联考三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 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 5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 4 页,“答题卷”共 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 1.默写。 (10 分) (1)在古代诗文中,常引“山”入诗,抒发情感。见南山,陶渊明借“ , ”[《饮酒(其五)》]表现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望泰山,杜甫用“ , ”(《望岳》)表现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游三峡,郦道元用“ , ”(《三峡》)正面表现悬崖峭壁的高耸。 (2)古人对学习有许多独到的见解。《虽有嘉肴》中“ , ”两句说明通 过学习和教学能发现不足,进而实现自我提升;朱熹认为“ ”(《观 书有感》),重视知识的更新。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 分) 【甲】祥子的手哆嗦得更 lì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 xiáng 自 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 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 铜喇.叭。 【乙】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气跑回了家。 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 风雨中的树叶。A 给他冲了碗姜糖水,他傻子似的抱着碗一气喝完。喝完,他钻了被窝,什么也不知道了,似 睡非睡的,耳中刷刷的一片雨声。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lì( )害 端 xiáng( ) 簸.箕( ) 喇.叭( ) (2)以上文段选自名著《骆驼祥子》,它是作家老舍的代表作,老舍被授予“ ”的称号,文段中的 A 是 (填人名)。(2 分) (3)下列短语与选段中画线的短语类型一致的一项是( )(2 分) A.僻静地方 B.烤了一阵 C.钻了被窝 D.一片雨声 (4)请结合原著具体内容,说一说两段文字中祥子“哆嗦”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 分) 3.复兴学校开展以“‘谜’途虽远,乐在其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3 分) (1)猜灯谜是元宵节一道独特的民俗文化风景线。下列诗句或词句体现了元宵节的哪些习俗 (填写字母)(3 分) A.吃元宵 B.舞龙灯 C.赏月 ①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 ②三五月华新,遨游逐上春。 ( ) ③轻圆绝胜鸡头肉,滑腻偏宜蟹眼汤。 ( ) (2)在“话说灯谜”活动中,李华同学采访了文化专家周南老师。下面是采访过程的对话,请根据情境将对话内 容补充完整。(4 分) 李华:请问,① 周南: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的“隐语”被视为灯谜的雏形。汉魏时期,“谜语”一词就出现了, 字谜开始成熟。隋唐时期,诗谜成为一股潮流。北宋时期,猜谜之风盛行。 李华:人们喜欢猜谜语的原因有哪些 周南:猜谜语能够启迪智慧,每一条谜语都是一件微型文学作品;猜谜语能够② ,好的谜语能够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品德;猜谜语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添生 活的情趣。 (3)下面是一位同学活动中演讲的片段,请你帮他修改。(6 分) 【甲】与很多传统民俗活动不同: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成为灯谜的参与者。其他非遗项目如刺绣或漆艺需要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长期训练才能掌握,而灯谜的魅力却能让不同年龄、不同学识的人共同沉浸其中。 元宵佳节,各地的公园、社区都化身为智慧殿堂,【乙】灯谜把男女老少吸引到活动现场,每个参与者都 为这种传统文化展现出的蓬勃生命力而欣喜。【丙】可以说,既然从文化内涵还是趣味互动,在中华民俗的宝 库中,灯谜始终保持着鲜活灵动、引人入胜的独特魅力。 ①【甲】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