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3195

26《方帽子店》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4053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方帽子店,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下26《方帽子店》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方帽子店》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了一家方帽子店从来只做方帽子,一直拒绝改变。后来,有了卖各式各样帽子的新帽子店,人们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方帽子慢慢就成了古董。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能因循守旧,要敢于创新,勇于接受新事物。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了方帽子店只做方帽子,人们只买方帽子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方帽子戴着又奇怪又不舒服,可当天真的孩子质疑方帽子时,大人们却总是重复着“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作为回答,让读者感受到了墨守成规的大人们是如此固执,不思变通。第二部分(第 7-15自然段)写小孩子们不喜欢方帽子 ,找到一些布,做了圆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不让儿子戴圆帽子,儿子不以为然。当看到孩子戴着舒服的圆帽子时,守旧的店主人是抗拒的,他“大吃一惊”,“抓起圆帽子,丢在地上”,斥责孩子“好好的方帽子不戴,要戴圆帽子”,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新事物出现时,守旧人士惊慌失措和拒绝的态度,但孩子并“不理他”,“一溜烟似的跑了”。第三部分(第16-21自然段),写孩子们长大后做出了不同材质、更加舒适的帽子,有人还开了一家新帽子店,顾客们最终选择了新帽子。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既交代了方帽子成为“古董”这一结局,也暗示了故事蕴含的道理:时代在发展,要与时俱进,不能因循守旧。 课文用对比的手法表现新旧事物的不同与更替的原因。对比在文中处处可见。比如,方帽子与圆帽子,大人与孩子对待方帽子、圆帽子的态度,两家帽子店,人们戴上不同帽子的感受。为了强调不同,作者在写方帽子店的主人和儿子的争执时用了六个感叹号,表明双方态度的激烈对立。第17自然段,在对比方圆两家帽子店时,作者使用的句式完全相同,一家是“橱窗里放着各式各样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方的”,而另一家是“店里摆放着方方正正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圆的”;一家是“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而另一家是“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两家店各自的坚持与不同,通过对比显而易见。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感悟时代在发展,要与时俱进,不能因循守旧。 语言运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能简单复述课文。 思维能力:说说课文中哪部分内容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在用自己的话复述这部分内容。 审美创造:体会方帽子店被淘汰,新帽子受欢迎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1.借助图表提示,梳理故事情节中的关键信息。 2.借助支架,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做到语言连贯不疙瘩、重要信息不遗漏、生动词句能用上。 教学过程 ◎单元导入,揭示新课 1.小朋友们都喜欢听故事,为什么喜欢呢?(故事不仅内容有趣,还能引发我们的思考。) 2.让我们继续走进趣味故事会。这节课我们要读的故事是——— 板书课题:方帽子店 这个故事题目有趣在哪里呢?(我们生活中见到过各种各样的帽子,但是很少见到方帽子。) ◎学习活动一 通读故事,识字学词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 2.分组认读字词: 第一组:橱窗 扣在头上 古董 指名读,并交流: 橱窗,生活中见过吗?用来做什么?古董,通常在哪里可以见到?(博物馆)是的,博物馆里的那些古董,都是古代留存下来的,很有价值的珍宝。课文中的“古董”也是这个意思吗?指的是那些没人买的方帽子,时间久了变成了古董。 第二组:香蕉形的草帽 圆筒形的呢绒帽 碗形的布帽 指名读,并交流: 你知道这些帽子分别是哪个季节戴的吗? 第三组:嚷嚷 嚷着 一溜烟 溜走 这是一组多音字,注意读准字音。 ◎学习活动二 借助图表提示,梳理重要信息 1.这个故事中,有两个帽子店,一个是?另一个是? 板书(贴):方帽子店 新帽子店 方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