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考衔接】跟着课文学阅读:记叙文 专题08:表达方式 (示范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社戏》) 内容解读 一篇文章,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但为了表现主题的需要,往往是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中考说明》在表达方式方面,对学生考查的要求是:“了解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体会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课文展示 示例1:《走一步,再走一步》(部编版七上) 【问题】试分析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部编版七上)结尾段议论的表达作用。 【原文】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骄傲。 【解答】这段文字,写“我”由此次经历而感悟到的人生哲理:人难免会有畏难情绪,把事情化整为零,不去想远大的目标,而是先从最切近的事情做起,只关注近期目标,积小步成大步,慢慢就能达到远大的目标。结尾的议论揭示了这件事对“我”人生的影响,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示例2:鲁迅《社戏》(部编版八下)“思考探究” 【问题】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以本文所写的某件事为例,具体分析这些表达方式各自的作用。 【原文】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这时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亲住在外祖母的家里。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答案】如课文开篇一段,讲述了“我”的外祖母的家乡平桥村的情况,用的都是描叙语句,大概说了几件事:一是“我们鲁镇的习惯”,二是“我”随母亲来平桥村的缘由,三是平桥村的地理概貌、村民状况。层次非常清楚,语言非常简略。“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是充满感情的议论语句,尤其是“乐土”二字分外醒目,表达了“我”对平桥村的热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在城里读书生活的厌倦。 常考题型 ①本文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请以XX为例,结合具体词句说说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 ②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有什么作用 ③本文第X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有何作用 ④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句子。 ⑤试比较[甲][乙]两文在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⑥这篇叙事性文章语言生动,其间也不乏一些精辟的议论性的文字散发出智慧的光芒。请摘抄一处议论性文字,并谈谈你的理解。 考点分析 一、记叙 定义: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重过程) 作用:①介绍事件发生、发展过程; ②介绍人物的经历与事迹; ③为议论、抒情提供依据。 二、抒情 定义:在文章中抒发主观感受、表露情感。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重情感) 作用:①渲染气氛,显露情感; ②以情动人,增强文章感染力,引起共鸣; ③开拓意境,画龙点睛,表现和深化主题思想。 三、说明 定义: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功用等介绍清楚。(重介绍) 作用:①详细、准确地介绍事物,突出事物的特征; ②把抽象的事物或道理介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