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3463

专题08中国航天--冲刺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梳理情境对点练(全国通用)

日期:2025-10-2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31136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专题,梳理,通用,全国,点练,情境
  • cover
(课件网) 专题 08 中国航天 冲刺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梳理情境对点练 理解熟悉航天发展历程与成就,掌握航天发射与回收相关地理知识,学习航天发射基地的选址条件,像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有利于发射和跟踪观测;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 。理解发射时间、方向选择的依据,如一般选择晴朗无云的夜晚发射,便于定位和跟踪;向东发射可利用地球自转线速度,节约能源。熟悉航天器回收场地的要求,我国航天器回收场地多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因为这里地势平坦开阔,视野好,便于搜救;人烟稀少,安全性高;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地质条件稳定 。了解航天产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航天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例如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的建设,促进了当地旅游业、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探讨航天技术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如卫星遥感技术用于监测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变化、资源分布等 。 备考指导 持续关注中国航天的最新进展,比如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嫦娥探月工程、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后续任务等。通过新闻媒体、官方网站等渠道获取信息,思考这些热点事件与地理知识的关联 。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为例,可思考其发射时间对应的地球公转位置、昼夜长短变化等地球运动知识,以及发射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地理特征 。对于新的航天热点事件,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地理原理。如我国在海上发射卫星逐渐增多,就要思考海上发射的优势,像发射点灵活,可移动到低纬海区发射,节省燃料;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高等 。把航天相关地理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如果题目给出一个陌生的航天发射场信息,能够运用所学的选址条件等知识,分析其合理性,以及该发射场所在区域的地理特征对航天活动的影响。 备考指导 中国航天相关新闻 2025 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扎实推进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和载人月球探测两大任务。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稳定、效益发挥良好,已在轨实施 180 余项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涉及多个领域并取得多项开创性成果 。2025 年规划了 2 次载人飞行任务和 1 次货运飞船补给任务,执行 2 次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选定并开展训练。其中,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于 4 月 24 日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开启第 20 次神舟问天之旅,其航天员乘组由陈冬、陈中瑞、王杰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神舟二十号的主要任务包括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和货物气闸舱出舱任务,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等 。 热点背景 中国航天相关新闻 北京时间 2025 年 5 月 21 日 12 时 05 分,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泰景三号 04 星、泰景四号 02A 星、星睿十一号卫星、星迹源一号卫星、立方 108 001 星、西光壹号 02 星共 6 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热点背景 中国航天相关新闻 2025 年 5 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宣布,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九号成功发射入轨。这颗卫星是中国高轨卫星互联网的关键拼图,被视为中国 6G 网络布局的 “太空基站”,其搭载的高通量通信载荷和太赫兹通信载荷,将为实现 “空天地海一体化” 6G 网络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热点背景 1.中国航天事业: 中国航天事业起始于1956年。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基础知识 2.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1)起步奠基(1956 - 1970 年):1956 年 2 月,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交《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拉开中国航天事业序幕。1956 年 10 月 8 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是中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