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4020

古诗文和日积月累默写常见考点(六年级下册) 模拟练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小升初会考复习备考

日期:2025-05-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530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复习,会考,小升,语文,小学,学年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古诗文和日积月累默写常见考点(六年级下册) 模拟练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小升初会考复习备考 1.小沂发现很多的场合都要用到名言警句,请你帮他填一填。 例如班会课上,武老师引用“青, ”鼓励同学们要努力;中秋夜,远方的伯伯引用苏轼的“ ,千里共婵娟”表达思念之情;“立志”演讲比赛中,小沂引用于谦的“ , ”一句表明志向;爸爸对帮他指点迷津的叔叔 表达感激之情时引用“ ,胜读十年书”;外出赏美景时,不禁诵到“ , ”。 2.日积月累:按原文填空 (1) ,同到牵牛织女家。(刘禹锡《浪淘沙(其一)》) (2)南朝四百八十寺, 。(杜牧《江南春》) (3) ,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4) ,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5)五岭逶迤腾细浪, 。毛泽东《七律·长征》) (6)一水护田将绿绕,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明词人畅谈丰收的欢快之情,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的句子是: , 。 3.课内诵读与积累 (1)描摹美景传真情。韩愈在描绘早春景色:“ ,草色遥看近却无。”中表达情谊。王维把“劝君更尽一杯酒, 。”的诗句送给友人言明志向。从《清平乐·春归何处》一词中“百啭无人能解, 。”感受到黄庭坚深深的惜春之情。 (2)托物言志明志向。《竹石》中 , 。表达了诗人郑燮 的志向。《石灰吟》中:“粉骨碎身浑不怕, 。”表达了作者 立志要做 的人。我还积累了类似的诗句 , 。(事物在诗句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3)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 。” (4)六年的学习生活,老师们为我倾注了满腔的热血,在老师的教导下,我明白了“少壮不努力, ;读书须用意, ;书到用时方恨少, ”的道理。师恩难忘,我要用诗句: ,来表达对老师们的感谢。 (5)虽与之俱学, 。 曰:非然也。这句中“然”的意思与“不以为然”的“然”意思 (相同/不同)。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文中有理。朱自清感叹“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外 ,又剩些什么呢?”;毛主席告诉我们人死的意义有不同,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人不能停留在原地,《礼记》中告诉我们“ ,日日新,又日新”,要常常更新自己的知识。 (2)文中有志。为了革命的胜利,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法庭上的李大钊面对敌人 (填表示人物品质的四字词语),正如郑燮以“竹石”明志:“ ,任尔东西南北风”。 (3)诗中有景。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 ,”的早春是清新的,叶绍翁笔下的“ ,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春却是热烈的。 (4)诗中有情。王建用“ ,不知秋思落谁家”表达他望月怀人的思想感情;“ ,西出阳关无故人”是王维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关怀之情。 5.古诗词名句背诵默写。 (1)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2) ,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七律·长征》) (3) ,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 (4)黄沙百战穿金甲, 。([唐]王昌龄《从军行》) (5) ,浪淘风簸自天涯。([唐]刘禹锡《浪淘沙(其一)》) (6)粉骨碎身浑不怕, 。([明]于谦《石灰吟》) 6.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面对时光的流逝,朱自清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吹散了,如 ,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 ?”苏轼却一反这种感伤之调,发出了“ ?门前流水尚能西!”的激励之语。 (2)诗中之景,似画卷漫展。“ ,冷露无声湿桂花”,月色空明,清冷素洁;“一水护田将绿绕, ”,山水情趣,相映生色。 (3)名言警句指引着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方向。“ ,近山识鸟音”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