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度下期期中测试 初2026届 语文 题 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语文知识及运用(32分) 暮春三月,江南的景致最是动人。远山如黛,近水含烟,zhě( )皱的山脉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溪畔的芦苇已褪去冬日的枯黄,新生的嫩芽在潺潺水声中萌发。几个村童踊跃地跳过溪石,惊起一群正在盘旋的水鸟,它们缄默地掠过水面,留下一串细碎的波纹。 岸边的老柳树下,一群少年正在牵引风筝线,那只五彩的纸鸢在雾气中时隐时现。突然,一阵杏花雨纷纷扬扬地落下,jī( )绊了行人的脚步。远处传来令人震撼的锣鼓声,原来是村里的龙舟队正在训练。队员们丝毫不敢懈怠,目空一切地专注于划桨,彼此配合得天衣无缝,船桨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晶莹剔透。突然,鼓声戛然而止,整个船身在水面划出完美的弧线———这番景象,真叫人叹为观止。 1. 按要求完成表格内容。(4分) 给加点字注音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潺潺_____(2)缄默_____ (3)zhě皱 _____(4)jī绊_____ 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3分) A.目空一切 B.天衣无缝 C.戛然而止 D.叹为观止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B.当代书法家伍纯道先生的祖籍是广西全州人。 C.江津四面山的茶叶,虽然比不上太湖洞庭山的碧螺春,但自有它独特的色和香。 D.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现代的网络舆论场,已成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4. 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之与上下文句式相同,语意连贯。(4分) 若要有明亮的眼睛,请多看到别人的长处;若要有姣好的面容,请多展露真诚的微笑; , ; , ;若要有宽广的胸怀,请多接纳别人的忠言。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学校将开展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8分) 【材料一】 英国气候学家比尔·麦克古尔说:“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必须达到稳定状态,否则地球将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包括战争、瘟疫、饥荒、干旱、洪水、飓风等在内的各种灾难将轮番席卷地球。”一个非洲岛国的小姑娘也曾经对媒体呼吁:“你们继续自己奢侈的生活,你们没有准备好承担自己早该承担的责任。我们正在面临生与死的抉择。” 【材料二】 中国宣示了“双碳”的重大目标: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早已在诸相关领域发力:我们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不会造成碳排放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国家能源供给的转型;我们也设法保护自然生态,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一项项与环境为善的举措,都是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有可能享受更清洁的空气、拥有更多的自然伙伴、使用更多可再生能源……正是这一切,组成了中国发展潜力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 【材料三】 中国环境保护徽标 (1)为了避免材料一中提及的各种灾难的发生,以及早日达成材料二中我国“双碳”的重大目标,同学们将下面对联张贴在醒目位置,用以倡导低碳生活,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上联:唱响节能,擦亮蓝天,秀丽风景披锦衣。 下联:铺开新绿,唤来低碳,_____。 家园魅力新气象 B.魅力家园换新颜 C.魅力家园新气象 D.家园魅力换新颜 (2)小张同学代表学生会草拟了一份倡议书,请你根据倡议书的内容,再在①②处补充两条建议。(2分) 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爱护地球、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增强资源忧患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应当从我们做起。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节约用电,做到“人走灯灭”; 第二,① ; 第三,② ; 第四,不要再把废品丢进河里,以免造成污染。 让我们从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