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4581

【精品解析】春季期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项(提升篇):04 课文内容理解(积累与运用)

日期:2025-10-0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481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提升,积累,理解,内容,课文,精品
    春季期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项(提升篇):04 课文内容理解(积累与运用) 一、单选题 1.下列是作者由月亮联想到的往事和经历,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在游历广阔世界时看到的美妙绝伦的月亮。 ②“我”在故乡望月时,从来不同山联系。 ③夏天的夜晚,天空中有一轮明月,苇坑里也有一轮明月,这两个月亮相映成趣。 ④“我”居住的朗润园,每逢望夜,一轮当空,就是一幅荷塘月色的奇景。 A.②③④①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选自课文《月是故乡明》,这篇课文回忆了童年记忆中的故乡月景和月下玩耍的趣事,以及离开故乡后在世界各地漂泊看到的无数美景和月亮,通过故乡之月与他乡之月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之月的喜爱,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结合文章内容可知,②出现在文章第二段,③出现在第五段,①④出现在文章倒数第二段,正确排序为②③①④,所以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2.(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4.梅花魂 同步练习)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你回不回来呢?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惜别和渴望再次相聚的思想感情。 B.“一个中国人……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外祖父只是教育“我”做梅花一样的人。 C.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品析:外祖父希望“我”和梅花一样能在任何环境里,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要做一个有骨气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D.“梅花魂”指的是梅花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 【答案】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个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ACD正确,B:错误。“一个中国人……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在外祖父的心中,梅花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处于何种困境,都应该具有梅花那样的品格,做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的题型既考查了对课文原文的回忆,也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做题的过程也是一次知识梳理的过程。 3.下列诗句的主题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D.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答案】C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此题要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解答。 A:“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意思: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意思: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美玉摔碎般的声音。 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意思:太阳下我放声高歌痛饮美酒,明媚的春光伴着我返回故乡。 D:“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意思: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4.(2023五下·龙口期中)下列语句描写的人物不是出自《西游记》的一项是(  )。 A.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 B.一双圆眼光如电,两耳扇风唿唿声。手中使件蹊跷物,九齿钉耙个个惊。 C.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D.一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