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期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项(提升篇):10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2025五下·博白期中)阅读理解 “枇杷”与“琵琶” 古时候,有人送枇杷给朋友,可他在礼单上把“枇杷”错写成了“琵琶”。朋友笑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旁边有人应声道:“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1.读短文,完成下列练习。文中有人送给朋友的是( )。 A.枇杷 B.箫管 C.琵琶 2.“琵琶”和“箫管”都是一种 ,而“枇杷”却是一种 。 3.朋友收到礼单后“笑”了,这是一种怎样的“笑”?( ) A.欣赏的笑 B.开心的笑 C.嘲讽的笑 4.“只恨当年识字差”是朋友( )。 A.写书法作品时的落款。 B.自讽所作打油诗中的一句,是对那个不认真学习、写错字人的批评。 C.写赞美诗中的一句。 5.谈谈你对“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这句话的理解。 二、古诗文阅读 (2025五下·浙江期末)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许衡不食梨 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①,道有梨,众争取啖②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人有所遗③,一毫弗④义弗受也。 (选自《元史·许衡传》,有删改) 【注释】①甚:非常。②啖(dàn):吃。③遗:给予,馈赠。④弗:不。 6.联系上下文,请你选出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填序号) 之:①指梨;②指许衡。 众争取啖之 或问之 非其有而取之 7.面对“道有梨”,许衡的做法和众人不同,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填一填,并发挥想象适当补充对话内容。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许衡胆子小,怕日后被主人追究。 B.许衡是一个诚实的人,他还没有那么口渴,所以不吃梨。 C.许衡认为树上长满了梨却没有人摘,梨是一定是苦的。 D.许衡是一个有原则的人,能约束自己不贪不取,自觉抵挡住外界的诱惑。 9.“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的意思是 。正如《朱子语类》中所说:“ , 。”许衡真不愧是名君子! (2025五下·期末)文言文阅读。 许衡不食梨 许衡尝暑中过①河阳,渴甚②,道有梨,众争取啖③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人所遗④,一毫弗⑤义弗受也。” (选自《元史·许衡传》,有改动) 【注释】①过:走过,经过。②甚:厉害。③啖:吃。④遗:丢失。⑤弗(fú):不。⑥义:道义。 10.联系上下文,请你选出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填序号) 之:①指梨 ②指许衡 众争取啖之 或问之 非其有而取之 11.面对“道有梨”,许衡的做法和众人不同。请根据文章内容,并发挥想象填一填。 12.读完短文后,请你说说许衡为什么“不食梨”。 (2025五下·廉江期中)孟母断织 孟子少时,诵书。孟母方绩,乃引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勤以成德,今而废之,宁能衣其夫子乎?”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遂成天下名儒。 (改编自《列女传》) 13.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孟母方绩: 乃引刀断其织: 14.孟母“断织”的目的是( )。 A.教孟子织布 B.警告孟子不可荒废学业 C.惩罚孟子贪玩 D.展示刀法 15.文中“宁能衣其夫子乎”的意思是( )。 A.难道能靠织布养活家人吗 B.衣服破了需要修补 C.织布比读书更重要 D.夫子喜欢穿新衣 16.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孟子看到母亲断织后,仍然不认真学习。 ②孟母认为勤学才能成就品德与名声。 17.孟子成才事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025五下·香洲期中)小古文阅读。 猫斗 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