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4635

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课件(共46页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5-05-2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420514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法治,政治,-2024-2025,必修,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模块体系 党的领导 根本保障 依法治国 法律保障 人民当家作主 根本保障 为什么当家作主 怎么当家作主 制度保障 为什么领导 怎么领导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总目标+原则 三位一体建设 四个基本要求 国体决定 一根本 三基本 历史传承 法治理论 为什么全面依法治国 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本质特征 基本方式 三者有机统一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全面依法治国 法治中国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为什么 是什么 怎么办 目标 主体 基础 前提 关键 防线 基础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第一框 第七课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平之如水,喻示法像水一样平,是为公平公正 廌,獬豸,一种神兽,能辩曲直,不好查的案子就把它请出来 去,即离开。触不平者去之,对不公正行为惩罚 法治历程 目录 CONTENTS 第一部分 回顾历史:中华法系渊源流长 第二部分 法治新篇章: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 第三部分 中国实践: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回顾历史:中华法系渊源流长 第一部分 回顾人类社会形态,思考:法是人类社会产生就存在的吗?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了解法律的类型 奴隶制度法 封建制法 资本主义法 社会主义法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 《唐律疏议》 《法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原始社会没有法律 问题1:法为什么最早出现在奴隶社会而非原始社会? 1.法律的产生 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材料一:原始社会中没有法律,原始社会的人们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借助神灵和道德的力量来判断是非善恶,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剩余产品、私有制和剥削,进而产生了阶级。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统治,不仅需要建立国家政权,而且需要凭借国家政权认可和制定新的规范,并用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使人的行为符合统治阶级的新秩序,这种新的规范就是法。 上古时期 (黄帝时代)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 ———《国语 鲁语上》 皋陶的五刑是:“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肆赦,怙终贼刑。钦哉,钦哉,唯刑之恤哉。” ———《尧典》 原始社会没有法,但却产生了法的萌芽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左传 昭公六年》 夏朝法制:禹刑、五刑、圜土 商朝法制:汤刑、神判 夏、商朝的法律制度是一种神权政治法律观。 问题2.法律维护的是谁的利益?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吗? 大明律中的“八议”即议亲﹑议故﹑议功﹑议贤﹑议能﹑议勤﹑议贵﹑议宾﹐确定了皇族﹑贵戚﹑官绅的法律特权。 ①其本质在于为统治阶级服务,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由国家规定或认可,具有普遍约束力 ②这些律法起到了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 2.本质 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 注:法律具有阶级性 材料二:《户律》是人口﹑户籍﹑宗族﹑田土﹑赋税﹑徭役﹑婚姻﹑钞法﹑库藏﹑盐法﹑茶法﹑矾法﹑商税﹑外贸﹑借贷﹑市场等有关社会经济﹑人身关系及婚姻民事内容的立法。 3.作用 它既维护公共和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 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第一节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开始制定成文法,并通过铸刑鼎、书竹简等方式发布法律 儒家思想成为政治生活的主导思想,强调礼法结合。 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并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传承和发展。 一些仁人志士试图将近代西方国家的法治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