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034895
2024-2025学年浙江省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2024)期末专项冲刺练习 13 诗歌鉴赏(含答案)
日期:2025-05-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2539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期末
,
鉴赏
,
诗歌
,
练习
,
冲刺
,
专项
2024-2025学年浙江省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2024)期末 专项冲刺练习 13 诗歌鉴赏 一、诗歌鉴赏 1. 看古人写诗和读书。 比较《观书有感》与《观书》,补充小语与小文的对话。 观书有感 观书 【宋】朱熹 【明】于谦 半亩方塘一鉴开,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天光云影共徘徊。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问渠那得清如许?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为有源头活水来。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小文: “比较两首诗歌,我发现有意思的是两诗都采用了 的抒情方式,朱熹通过描写池塘的清景象,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暗示读书带来的思想清明。于谦通过自然意象 和 来象征读书带来的知识更新和精神愉快。这种抒情方式使情感表达更加细腻,同时也提升了诗歌的意境。” 小语:“你看到了相似之处,我看到了两首诗歌不同的地方。就抒情方式看,朱熹的诗歌还用到了哲理抒情,最后两句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向我们揭示人生道理: 。 而于谦还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诗歌开篇一句直接将书卷比作故人,用 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 小州在记录对话的过程对岑参产生了兴趣,于是找了他的其他诗作进行探究,请你帮他一起完成。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①,岂能愁见轮台②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①祁连城:在今甘肃张掖南。②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李副使赴磧西经过此地。 探究过程 2.诗歌以李副使行程中必经的火山、赤亭开篇,直接写出了 ,以此烘托李副使不畏艰辛、毅然前行的豪迈气概。 3.有诗评说,此诗为送别诗中的“另类佳作”。你是否同意“另类”这种说法?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4.比较《观书有感》与《观书》,补充小语与小文的对话。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 【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小文:“比较两首诗歌,我发现有意思的是两诗都采用了(1) 的抒情方式,朱熹通过描写池塘的清景象,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暗示读书带来的思想清明。于谦通过自然意象(2) 和(3) 来象征读书带来的知识更新和精神愉快。这种抒情方式使情感表达更加细腻,同时也提升了诗歌的意境。” 小语:“你看到了相似之处,我看到了两首诗歌不同的地方。就抒情方式看,朱熹的诗歌还用到了哲理抒情,最后两句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向我们揭示人生道理:(4) 。而于谦还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诗歌开篇一句直接将书卷比作故人,用(5) 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6) 的情感。” 阅读 从军行 海①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注释】①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 5.小文想将这首诗的意境用微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请你结合第一、二两句,帮他完成以下脚本的设计。 诗句 画面内容 画面声音 预期表达效果 海畔风吹冻泥裂 湖岸、寒风、冻裂的泥土 。 描写了边塞 的环境,衬托出行军将士的 、 精神。 梧桐叶落枝梢折 。 枝梢断裂声 6.在拍摄第三、四句时,有同学联想到了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笛声,认为两者很相似,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在风云激荡的现代,诗人光未然热情洋溢地赞颂奔腾不息、波澜壮阔的黄河。学习小组搜集了三首他的诗歌,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一) 啊!黄河! 你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八下语文第三单元复习课件(共75张ppt)(2025-05-22)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2025-05-21)
八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课件(共31张PPT)(2025-05-21)
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课件(共29张PPT)+素材(2025-05-21)
湖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13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2025-05-2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