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5416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1540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 cover
单元教学设计参 单元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学校 年级 六年级 使用教材版本 部编版 单元名称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单元课时数 7课时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名称 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主题概述 内容结构 单元三篇课文《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骑鹅旅行记(节选)》《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三篇课文同属于历险类的故事。 主人公分别是:鲁滨逊、尼尔斯、汤姆·索亚。 核心概念 教材共同体现一个人文主题: “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3.呈现方式和教学过程 单元第一个语文要素:“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第二个语文要素:“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第三个语文要素:“学习写作品梗概”。 落实第一个语文要素,学生要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及《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导读,借助小标题梳理情节、写梗概,从整体上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 落实第二个语文要素,学生要聚焦鲁滨逊、尼尔斯、汤姆索亚的人物形象。 运用圈点、勾画、批注等读书方法和提问、预测、联结等阅读策略,梳理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形象,针对印象深刻的地方写出简评,有理有据地与同学交流分享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感受、看法。同时,迁移整本书阅读,结合更加丰富具体的内容信息立体地评价人物形象。 落实第三个语文要素,学生要聚焦“作品梗概”的有《鲁滨逊漂流记(节选)》和习作,前者既有梗概的阅读领会,又有梗概的撰写思路提示(课后第一个思考题),后者从具体思路上指导学生学习如何写作品梗概,培养梳理、概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4.育人价值 “让真情在笔尖流露。”本单元所选题材意图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真情实感不仅是习作的基本原则,也是为人真诚的体现,更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本单元提出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既是对小学阶段习作要求的总结和强化,又是对学生认识的提升。引导学生牢固树立表达真情实感的自觉意识,将表达真情实感作为今后写作表达的基本准则。 主题学情分析 “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置身于当下这个文化多元的时代,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要对本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也需要通过阅读外国文学经典名著了解外国文化,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内涵。 开放性学习环境 黑板、多媒体设备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1.能在自主的学习情境中,产生阅读世界名著的兴趣,感受冒险、游历小说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2.能在具体的任务情境中,借助思维导图、关键词句等 ,进行深入阅读和语言实践,提高阅读能力。 3.能在有意识的表达探究中,了解作品梗概的特点,学习写梗概的方法。 4.能在有深度的文本阅读中,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对人物作出简单的评价,感受立体、多面的人物形象。 5.能在有创意的实践感悟中,实现从“文学阅读”到“创意表达”的自然过渡。 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 活动1:名著趣体验 学习提示一:打卡冒险岛 1.学习《鲁滨逊漂流记》,认识名著梗概的一般形式。运用起因、经过、结果三要素为“梗概”部分分层,发现名著梗概的完整结构。 2.聚焦“节选”部分的列表,对鲁滨逊遇到的困难的好处与坏处进行梳理。 3.紧扣精彩片段,梳理鲁滨逊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方法,概括节选的主要内容。 学习提示二:梗概初相识 1.运用思维导图,通过小标题提炼、梳理“梗概”部分中介绍的事件。 2.对比原著目录,发现写名著梗概时事件是有选择的,重点叙述引起人物性格或命运转变的关键事件。 3.梗概与节选对照阅读,发现两者不同:(1)省略细节描写;(2)变描写为叙述;(3)不做任何修饰抓住关键的故事写;(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