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6384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单元检测 2024-2025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5-05-2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4532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政治,第三,全面,依法治国,检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常说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我国传统文化就融入了法与礼的思想,而且我国还在不断根据需要创制法律或把一些规则赋予法律效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①西周时期我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 ②中华法系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 ③制定和认可是国家根据实际来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 ④我国正在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②③:中华法系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制定和认可是国家根据实际来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②③正确。 ①:唐朝时,我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①错误。 ④:我国已经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④错误。 故本题选C。 2.当前,我国推行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实质上是传统德礼观念的现代转化,表明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精华要素正在获得新的时代内涵。这种创造性转化既保持了中华法治文明的连续性,又赋予其适应现代社会的创新性。下列体现“德法共治”智慧的是( ) ①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唐律疏议》 ②法律是主权者的命令———英国法学家奥斯丁 ③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美国前总统林肯 ④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清末学者梁启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是指把德治礼教作为加强社会治理的根本,把刑罚作为加强社会治理的手段,体现了德法共治,①符合题意。 ②:“法律是主权者的命令”是指法律被定义为主权者对其臣民发布的命令,只涉及法律,未涉及道德,②不选。 ③:“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强调了法律和道德之间的紧密联系,表明两者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方面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③符合题意。 ④:“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强调法律是使天下长治久安的武器,变革是天下不变的道理,未涉及德法共治,④不选。 故本题选B。 3.《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是通过对现行生态环境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集成升华,编纂一部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系统规范协调的生态环境法典。2025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2025年4月30日起,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13日。我国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旨在( ) ①构建内在逻辑一致、相互补充的法律体系,推动依法治国 ②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法治化水平,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③通过立法手段展现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地位 ④弘扬传统生态理念,实现国内法与国际法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编纂法典旨在整合现有生态环境法律,构建逻辑一致、相互补充的法律体系,推进依法治国,①正确。 ②:法典编纂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制度和实践成果法典化,有利于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法治化水平,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②正确。 ③:法典编纂的直接目的集中在完善国内法律制度,未明确指向“展现全球治理地位”这一意图,③排除。 ④:法典编纂聚焦于整合国内法律体系和反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未涉及弘扬传统生态理念或推动国内法与国际法的统一,④排除。 故本题选A。 4.某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在未成年人审判工作中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