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4 模块综合测评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1.[2024·江苏盐城期末测试]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理论,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理论。立足于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总体指引,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是新时代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这说明( ) ①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具体方法指导 ②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③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独特的理论品质 ④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河南三门峡期末测试]“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短短二十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对此诗理解正确的是( ) ①诗人能根据实践需要自觉选择意识反映的对象 ②诗人的羁旅之思源于其独特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 ③诗中意境是诗人的意识对秋江暮色进行提炼加工的结果 ④诗人的创作寓情于景,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甘肃武威期末测试]下面漫画启示我们 ( ) ①反对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③任何否定主观能动性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④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推动实践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4·河北石家庄期末测试]2024年4月10日,“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顺利返航。中国考察队员克服南极艰苦环境的挑战,建设了中国南极秦岭站,点亮了中国新坐标。40年来,我国一批又一批考察队员奋战冰雪,书写我国极地科技创新的新篇章。这表明( )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科学实验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事物在从质变到量变再到新质变的循环中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山东潍坊期末测试]一业兴、百业旺。旅游正在不断发挥综合带动作用,释放强大“乘数效应”,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但有些地方存在重建设、轻运维的问题,有些底蕴深厚的城市急功近利盲目仿古,有些风景名胜因过度开发而失去生态之美。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应当找准当地旅游业发展的资源禀赋 ②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要正确处理景区建设与运维的关系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过度开发会适得其反 ④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旅游业发展要着重抓住国家政策红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4·山东潍坊期末测试]2024年6月2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解读《山东省全面深化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推动构建县域医共体建设新发展格局。 ◆到2025年年底,市级层面支持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力争90%以上的县(市,有条件的市辖区可参照)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人财物统一管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信息共享的县域医共体。 ◆到2027年年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巩固,“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诊疗格局基本构建,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根据材料,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联系是普遍的,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建立信息共享的县域医共体 ②真理性认识具有现实价值,《实施意见》彰显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政策的完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