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6798

第3课 第1框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2025人教版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题

日期:2025-10-1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2931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同步,必修,选择性,思想政治,人教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 第一框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1.通过学习,我们应明确科学思维的含义。下列对科学思维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科学思维是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 B.科学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 C.科学思维与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思维相对立 D.科学思维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 2.科学思维是形成并运用于科学认识活动、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与途径的理论体系;是真理在认识的统一过程中,对各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有机整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下列关于科学思维的观点正确的是(  ) ①科学思维的基本条件是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 ②科学思维是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理论体系 ③只要有科学思维的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就能实现预期的目的 ④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思维的基本条件是(  ) A.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 B.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C.以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D.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目的 4.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庄严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这是因为(  ) A.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B.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定量化 C.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D.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5.科学家在研究问题时一般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多个小问题,通过研究各个部分的特点,从而全面深刻认识事物。可见,科学思维 (  ) A.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 C.结果合乎逻辑和可检验 D.结果具有可见性 6.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这一寓言故事从反面告诉我们(  ) ①科学思维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②科学思维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 ③科学思维要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 ④只有科学思维才能反作用于实践,促进事物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哲学思维特别是高水平的哲学智慧,不仅从认识上决定着我们把握科学技术之本质规定的反思能力,而且从实践上决定着我们引导和推动国家科技创新的方略水平,并在更深远的价值追求上决定着21世纪科技发展的精神深度。这表明科学思维(  ) ①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 ②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 ③结果具有预见性,对事物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 ④结果具有可检验性,思维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 “三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三北地区分布着我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戈壁,到20世纪70年代末,已形成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里风沙线。为了将万里风沙线变为“绿色长城”,“三北”工程在防沙治沙、抗旱造林、封沙育林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从1978年到2020年,从一期到五期,“三北”工程实现了从“沙进人———到“绿进沙———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由单纯的营造林向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转变,实现了由防护林体系向绿色生态屏障转变。2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