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综合性学习: 中华传统节日 教学策略 1.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要求 综合性学习贯穿单元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应在单元教学之初,以任务为驱动,激发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要求,以便学生有序安排自主学习活动。 2.以生活为基础,初探中华传统节日 教师可引导学生看插图、泡泡框和表格,打开思路,通过充分的交流,让学习走进学生的生活,实现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知道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以及用哪些方式记录收集到的资料,从而为开展课外的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做好准备。 3.针对问题及时干预,加强过程性的指导和评价 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开展课外实践,可以设计活动评价标准,让学生对照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可以把学生已经收集到的资料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中,提醒还没有收集资料的学生赶快行动。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生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由来及习俗,展示活动成果。 2.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通过对中华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确定主题 交流传统节日及习俗。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古诗三首》,知道这三首古诗分别描写了春节、清明节、重阳节。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又有哪些习俗呢? 讨论与交流,方法引路。 中华传统节日可真是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呀!想不想更详细、深入地去了解、研究它们? (1)这么多传统节日,你们小组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由此来确定小组的研究小课题,并根据节日为小组取名,如端午节习俗组、清明节习俗组、春节习俗组、中秋节习俗组…… (2)小组讨论:围绕选定的传统节日,你们想研究它哪些方面的内容?打算用什么方法去研究?研究时要注意什么?又如何记录呢? (3)交流反馈。 你打算如何了解这些传统节日及习俗?又打算如何记录下来呢? 可以查阅相关书籍或上网查询相关资料,还可以询问家长、老师等。 可以列个表格记录下来,也可以用思维导图记录下来。 我们小组要研究的内容是清明节的由来、各地清明节的庆典活动等,可以到图书馆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也可以问自己的长辈。收集资料时要注意整理和分类,访问时要事先约好时间,设计好访问提纲,在访问过程中要有礼貌,并做好访问记录……还可以开展体验活动,如组织去烈士陵园扫墓、踏青等,感受清明节的节日气氛。 活动时要注意安全 说到不如做到,我们马上行动吧!刚才我们已经分好小组了,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制订活动方案。 各小组汇报活动方案,共商评议,提出意见或建议。 各小组修改、完善活动方案,提出注意事项。 小组合作 当遇到困难时,不要退缩,要想办法解决,可以寻求老师、同学、家长或其他人的帮助,但不要让他们替你们包办哟! 向别人询问、采访时应有礼貌,声音要响亮,要把问题讲清楚。 活动中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互相帮助,争取最快、最好地完成任务,相信你是最棒的! 如果你们要到学校以外的地方进行调查、研究,一定要注意安全。 活动中有什么感受、感想,有什么收获,可及时记下来,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哟! 分享、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课前,大家去收集了一两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传统节日的资料,谁来和大家分享? 风俗、食俗、由来、传说、诗词 如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清明节扫墓、踏青;春节贴对联、扫尘、守岁等;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元宵节猜灯谜、看花灯、吃元宵、庆团圆…… 端午、清明、春节、中秋、元宵 下面请在小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