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周测卷一 (第一单元第一、二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24四川)豆豆养了两只小仓鼠,每天定时给它们投喂食物,一个月后小仓鼠长大了不少,从一开始看到人就躲,到现在和豆豆成了好朋友。以上描述体现的生物的特征是( )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生物能够生长、发育 ③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B 2.(2024江苏三模)兴趣小组的同学打算给校园的树木挂上标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给树木挂上标牌 ②调查校园植物 ③整理查阅有关资料对树木进行鉴定分类 ④制作标牌,制作标有树木学名和“科”“属”名称的标牌 A. ①④②③ B. ④①②③ C. ②④①③ D. ②③④① D 3.(2024深圳改编)某同学为探究“温度对三醉木芙蓉花色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需要对其进行修改的是( ) A. 花盆数 B. 湿度 C. 光照 D. 温度 C 组别 花盆数 湿度 光照 温度/℃ 第1组 3 适宜 明亮 18 第2组 3 适宜 阴暗 24 第3组 3 适宜 明亮 30 【主题一】水华是在水体富营养化等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某些浮游植物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并在水面形成一层有腥臭味的浮沫,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现象,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请完成4~6题。 4. 蓝藻是引起水华的浮游植物之一,在水温25~35 ℃时会大量繁殖。这体现了影响蓝藻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 ) A. 水分 B. 阳光 C. 温度 D. 空气 C 5. 为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研究人员对部分水生植物去除水体中氮、磷含量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C-1-1所示。分析可知,氮、磷去除率最高的植物分别是( ) A. 水竹、狐尾藻 B. 水竹、千屈菜 C. 菖蒲、狐尾藻 D. 苦草、狐尾藻 A 6. 图C-1-2为去除水华现象后,正常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食物网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 B.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水生 植物 C. 食物链越多,生态系统的 自动调节能力越弱 D. 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 D 【主题二】2024年2月2日是第28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与人类福祉”。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是鸟类重要的栖息地之一。请完成7~10题。 7.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 A. 水 B. 无机盐 C. 二氧化碳 D. 太阳能 D 8.下列关于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属于珍贵的自然资源 B. 变为耕地能更好地服务人类 C. 具有蓄洪抗旱的作用 D. 有“地球之肾”的美誉 9.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有着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作用,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 生物适应环境 B. 生物影响环境 C. 环境影响生物 D. 环境适应生物 B B 10. 随着城市生活污水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人们将废弃农田改造成人工湿地,通过生物降解、吸收,可以有效解决城市生活污水污染的问题,使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模式如图 C-1-3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湿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 节能力是有限的 B. ②处的水质比①处水质 有所改善 C. 湿地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生态系统 D. 绿色植物可以吸收城市污水和农业用水中的污染物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1. (2024 广西改编)2024年5月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球首个鳄蜥科普研学基地在广西启用,提高了社会对鳄蜥的关注度,引导群众依法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 鳄蜥(如图C-1-4)是广西特有物种,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处于 珍稀濒危状态,被誉为爬行界的“大熊 猫”。鳄蜥主要分布在溪流纵横交错的 常绿阔叶林地区,常栖息于溪流积水坑上方的枝条上;食物以昆虫为主,也吃小鱼、虾等。 ①过去,由于人们在鳄蜥栖息地开采煤矿、改造林地,导致溪流两岸的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