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9课木兰诗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机杼(zhù) 军帖(tiè) 鞍马(ān) 溅溅(jiān) B.鞍鞯(jiān) 辔头(pèi) 可汗(hàn) 朔气(shuò) C.金柝(tuò) 红妆(zhuāng) 云鬓(bìn) 雄雌(cí) D.阿姊(zǐ) 啾啾(qiū) 燕山(yān) 戎机(róng) 2.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木兰当户织 当:_____ (2)不闻机杼声 杼:_____ (3)唯闻女叹息 唯:_____ (4)昨夜见军帖 军帖:_____ (5)旦辞爷娘去 旦:_____ (6)万里赴戎机 戎机:_____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东市买骏马 愿为市鞍马 B.昨夜见军帖 对镜帖花黄 C.将军百战死 出郭相扶将 D.军书十二卷 策勋十二转 5.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4)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北宋郭茂倩编,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B.《木兰诗》与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 C.在古代,女子年龄有特定说法,如“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D.《木兰诗》中“阿爷无大儿”中的“阿爷”是木兰父亲的自称。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默写填空 (1)、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 (2)、.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 。 (3)、描写征战激烈的句子是: 。 (4)、说明木兰战功卓著的句子是: 。 (5)、《木兰诗》中比喻作结,抒情议论的句子是: 。 9.学习完《木兰诗》后,很多同学都被木兰保家卫国的精神所感染,为此,七年级(2)班准备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根据下面提供的下联,以“爱国”为主题,对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 下联:立大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2)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爱国主义是中国精神最深层、最根本的内容,也是文艺创作的永恒追求。坚持唯物史观,不管历史条件发生什么变化,凡是为中华民族做出贡献的英雄,都应得到尊敬,受到颂扬,被人民牢记。 阅读理解 (一)阅读《木兰诗》选段,完成各题 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②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⑤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0.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为市鞍马(集市) B.出郭相扶将(外城) C.木兰不用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