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7508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5月月考六年级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日期:2025-05-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36102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河南省,语文,答案,PDF,试题,六年级
  • cover
六年级下学期阶段三学情调研卷 语文 条形码粘贴处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三 四 总分 分数 得分 一、识字写字。(20分) 二十四节气从历史深处走来,源( )远流长。它悄( )然传递着四 季更【甲】的信息,以làng man( )的方式呈( )现古代劳动人民的 经验与智慧,将dan diao( )的时间、气候变化记录,变为生动可感的物候 标志。它与大自然的律动相wěnhé( )zhi yin( )着人们劳作 生息:“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大地一扫冬日的 ;“白露过秋分,农事 忙纷纷”,农人们 着节气的变化,开始秋收冬藏… “二十四节气”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十分重要。比如,很多节气与众多民 俗相互依存、相依相融。立春和春节、惊蛰与“龙抬头”、春分与社日、夏至与端午 节、秋分与中秋节等都有着直接的内在关系;而立春、清明、立夏、冬至等,早已形成 毁 丰富多彩的民俗传习,这些年来的传承从未间( )断,成为东亚乃至东南亚各 民族的文化与感情纽带。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并给加点字标正确的读音。(8分) 2.根据下列释义,语段中甲处的字形和字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叠dié①重复地堆,累积(连词,重~):~ 迭di伯①交换,轮流:更~I 床架屋(形容重复累赘)丨~假山~罗汉。 为宾主。②副词,屡,连 ②重复:层见~出。③折叠:~衣服|铺床 着:~次会商。③及,赶上: 一被。 忙不 A.叠重复 B.叠折叠 C.迭 轮流 D.迭 屡次 3.依次填人语段中横线上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荒谬 跟随 B.荒废跟踪 C.荒凉 跟踪 D.荒凉 跟随 4.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承载着历史,也承载着很多诗词。诗人作诗时,常常会把民 俗融人其中。民俗大观园正在举行民俗诗词会,快来挑战吧!(8分) (1)民俗大观园以时间轴的形式呈现诗中的节日风俗,请你将它补充完整。(3分) 华 《元日》 ② 《端午纪事》 ④ 十五夜望月》 ⑥ ① 清明节 ③ 七夕节 ⑤ 重阳节 六年级语文 第1页(共6页) (2)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将节日与对应的习俗、诗句连一连。(5分) A.寒食节 望月 ①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B.中秋节 赐火 ②日暮汉宫传蜡烛, C.七夕节 乞巧 ③ ,不知秋思落谁家。 得分 二、梳理与探究。(20分) 5.读诗品志向:“ 任尔东南西北风”彰显了诗人 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高尚品格;“ 烈火焚 烧若等闲”表明了诗人持身清白、坚贞不屈的心性;“何当金络脑, ”寄托了诗人褐望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雄心 壮志。(3分) 6.“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词之所以动人,在于它的“情”。“若到江南赶上春, ”是对朋友的惦念、祝福之情; 当春乃发生”是对春雨的赞叹之情;“君看 一叶舟, ”是对渔民的关切之情;“春风又绿江 南岸, ”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4分) 7.《匆匆》中这样记录时间的流逝:“洗手的时候, 吃饭的时候, ;默默时,便从 …”时间的流逝就是这么悄然无声,因此《长歌行》中用“少 壮不努力, !”告诫我们要珍惜时光,努力奋 斗。(4分) 8.学校的操场上,同学们在开心地拍合影。旁边花坛里的花儿 树上的鸟儿 树叶沙沙作响 同学们的脸上也 (根据情境把句子补充完整,注意写出对身边事物的感受。)(4分) 9.《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写父亲 先生离开作者(女儿)已经16年了, 但女儿对父亲牺牲前后的事情仍记忆犹新,于是就按照父亲 被审时、 的顺序写下了这篇回忆录,表达了女儿对父亲 的 。(5分) 得分 三、阅读与鉴赏。(30分) (一)阅读短文,回答10~14题。(13分)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