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8730

5.《七律·长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808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七律·长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cover
第5课《七律·长征》第二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从文字中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语言应用:正确理解诗句。背诵诗歌。 思维能力:感觉红军长征过程中经历的艰难险阻,体会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主义精神。 审美创造:品读诗歌,想象诗词中描写的画面,感受红军战士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难点: 感觉红军长征过程中经历的艰难险阻,体会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诗句,明主线。 1.找出诗中体现了远征“难”的地方,画上横线。 预设:五岭逶迤、乌蒙磅礴、水拍云崖、桥横铁索、岷山千里雪。 照样子,把诗中描写红军长征途中的五件事补充完整。(对学任务单) 二、群学诗句,体“窘境”。 群学小组借助阅读材料,进行合作学习:读一读,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我们一起来试着读一读: 我们胜利了(读)金沙水拍云崖暖 我们不费一枪一弹胜利了(读)金沙水拍云崖暖 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面对险要重重的金沙江,我们不费一枪一弹,胜利了(读)金沙水拍云崖暖。 3.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过渡:如果说翻越五岭、走过乌蒙是征服大自然的喜悦,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就是战胜敌人的豪情,那么翻越大雪山带给红军的又是什么呢? 预设:翻越大雪山带给红军的是胜利的喜悦,充满信心地齐读。 让我们把红军的这种胜利之喜,这种万丈豪情读出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对比阅读,识诗人。 1.长征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长征书写了一首惊心动魄的史诗。这首诗气壮山河,豪情壮志,正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毛泽东同志所作。 2.对于毛泽东同志,你还有知道什么? 预设:一年级下册的《吃水不忘挖井人》讲述了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解决沙洲坝吃水困难的问题,这篇课文的插图石碑上有“毛主席”三个字。一年级上册第一课《我上学了》,在天安门城楼的图片上有毛主席的画像。我们学过的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即将学习的本单元课文《开国大典》等都提到了毛泽东主席,“毛主席”是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新中国第一位国家主席。 让我们带着这种崇敬之情,再一起读读阅读链接中毛泽东主席的另一首词《菩萨蛮·大柏地》,进一步感受伟人毛泽东乐观豪迈的胸襟及革命情怀。 4.交流自己收集的毛泽东诗词。 板书设计: 5 七律·长征 英勇无畏 乐观主义 群学任务单一 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区交界处。东西长约600公里,南北宽约200公里,诗中提到的高山均在海拔1500米以上。 乌蒙:即乌蒙山,位于贵州、云南两省交界处,乌蒙山区包括贵州六盘水和毕节以及云南曲靖和昭通两市。乌蒙山山势雄伟,有着12座山峰,高大险峻,海拔达到2900米之高。 ①从这两段介绍中,你想到了诗中的那些词? ②试想红军在过这些崇山峻岭的时候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③这五岭逶迤,乌蒙磅礴在红军眼中是什么样的 你有怎样的感受? 群学任务单二 巧渡金沙江:1935年5月3日,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军委干部团接到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他们在金沙江边找到一条敌军送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的船,又在当地农民的协助下,从水里捞出一条破船。然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渡到北岸。敌人以为探子回来了,没有在意。红军突然袭击,-举控制皎平渡两岸渡口。后来,又找到5条船,动员36名艄公。与此同时,红一军团赶到龙街渡口,红三军团赶到洪门]渡,但这两个渡口都没有船只,加上江宽水急无法架桥。军委命令他们迅速转到皎平渡过江。5月3日至9日,在七天七夜的时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