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马克思: 哲学家们都在认识世界,而我要改变世界。 ??? 阅读教材思考点:阅读教材“史料阅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阅读教材“学思之窗”: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阅读教材问题探索: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观点,并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程标准:1.20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1.时空观念: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2.史料实证:运用文献史料和历史图片等创设情景,总结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原因、条件和历史意义。 3.唯物史观: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革命的相关内容,认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规律;认识无产阶级的抗争是工业革命后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结果。 核心素养 星哥 目录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二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材料1:工业革命前,人类的生产力每1000年才增长1倍,而英国在19世纪的100年中,GDP增长了约4倍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材料3: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使用降低工资、延长工作时间等手段,对工人进行残酷剥削,1810年英国纺织工人的工资每周平均为40先令6便士,而到1825年便降为25先令6便士了;妇女每天要工作18小时,她们的脊椎骨和骨盆都变形了。儿童九岁起就开始劳动,每天工作12到14小时,青少年中患佝偻病的特别多。 ———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材料2: 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社会化生产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公开暴露了出来。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生产过剩危机,造成生产力的大破坏和社会的严重灾难。从此,这种社会痼疾便周期性发作。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生产力极大提高 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贫富分化严重,工人阶级苦难深重。 1.经济根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但资本主义弊端逐渐显现,社会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材料4: 19世纪初莱斯特郡一个名叫卢德的工人,为抗议工厂主的压迫,第一个捣毁织袜机。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生产逐渐排斥手工劳动使大批手工业者破产,工人失业,工资下跌。当时工人把机器视为贫困的根源,用捣毁机器作为反对企业主,争取改善劳动条件的手段,但禁止对人身施用暴力。 卢德运动 自发斗争:捣毁机器 自觉斗争:争取政治权利 2.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三大工人运动爆发,表明工人阶级已经觉醒,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1836-1848年英国 宪章运动 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 纺织工人起义 1831、1834年法国 里昂工人起义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材料5:这些主张(空想社会主义)本身还带有纯粹空想的性质……但这些发明家(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看到了阶级对立……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 。 材料6:他们希望有朝一日资产阶级和大富翁能够良心发现,大发慈悲掏出钱来帮助穷人建立起一个理想中的“人人平等”的社会。 材料7: “他们虽然有过变革社会的方案,但并不期望和打算通过无产者的起义来实现社会变革。实际上,他们几乎没有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够付诸实践。” 【三大理论来源和三大组成部分】 德意志古典哲学 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