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密★启用前 枣庄市市中区实验中学九年级第三阶段化学学科素养展示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1-35.5 Ca-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植物光合作用 B. 葡萄酿制美酒 C. 木材制成桌椅 D. 化学电池放电 2. 以下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塞进橡皮塞 B. 点燃酒精灯 C. 检验二氧化碳 D. 取用固体试剂 3.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 氮气常用作食品保护气 B. 常喝碳酸饮料替代饮水 C.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D. 煤气中毒通常是指一氧化碳中毒 4. 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大化石燃料的开发,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B.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淡化海水 C. 气焊时用纯氧代替空气使气体燃烧更剧烈,以获得更高温度 D. 用水喷淋灭火能够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5. “中国高铁”已成为我国外交的新名片,高铁车身主要采用镍铬奥氏体不锈钢制成。下图为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铬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铬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 C. 铬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2.00g D. 铬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 6. 认识物质的微观世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于下列微粒说法错误的是 A. 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 B. ③④表示的是阴离子 C. ①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D. 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7.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B. 配制溶液时,搅拌溶液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C. 将10%KNO3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D. 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8. 在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其反应前后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的待测值为27 B.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甲、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7:9 D. 丙和丁是该反应的生成物 9. 如图,借助气体浓度传感器探究微粒的某些性质,测得U形管a、b中氨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曲线X对应的U形管为b B. 该实验证明了微粒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C. 湿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外界空气进入U形管 D. 0~1min,氨气浓度为零是因为微粒静止不动 10. 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原理,解决实验问题,是化学独特学科思想。下列实验设计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探究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 B.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探究能与水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 11. 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用NF3进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上述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B.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改变 C. 空气中物质丁的质量分数为78% 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微粒数之比为4∶3 12. 一种获取饮用水的简易净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pp棉滤网可以除去难溶性杂质 B. 活性炭的作用是除去色素和异味 C. 所得到的净化水为纯净物 D. 细菌可以通过pp棉滤网 13. 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重要的方法,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对概念的认识 B、对化学安全认识 ①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②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①做实验时化学药品不能直接用手拿 ②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C、对先后顺序的认识 D、对物质构成的认识 ①先预热再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②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 ①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②CO2、H2O2中都含有氧分子 A. A B. B C. C D. D 14.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