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0423

必修3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一轮复习

日期:2025-05-2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105763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一轮,统编,思想政治,高中,2026届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法治发展的成就,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2)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理解坚持依法治国,要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 (4)在生活中要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坚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推动依法治国进程。 |建|构|知|识|体|系| 系统知识(一)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基本理论·整理强化] 1.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 产生 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本质 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决定因素 生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历史类型 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 法的特征 ①主要内容: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②创制: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③实施: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法的职能 ①政治职能:阶级统治。②社会职能:社会公共事务 [准确理解] 社会主义法的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关系 政治职能 社会职能 区 别 含义 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例如打击犯罪 法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例如规范交通、解决民事等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等 适用主体 对象主要是敌人 对象主要是人民 联 系 政治职能是法的作用的核心,决定社会职能,社会职能是政治职能的基础和体现,二者是统一的;法所具有的这两种职能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中 2.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体现 ①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②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③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 原因 ①理论: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的。②实际: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主体) [强调] 宪法的地位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首先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宪法居于核心和统帅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根本的活动准则。 3.法治建设在路上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蓬勃发展。这是一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参与的、史无前例的伟大社会实践。                  [即时评价·澄清微点] 一、判断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最高统治者的个人利益和意志。 (  ) (2)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 (  ) (3)在国家治理中,法的政治职能体现在政治建设,社会职能体现在社会建设。 (  ) (4)进入新时代,我国要加快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 (5)行政机关不断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和权威。 (  ) 二、选择题 1.马克思说:“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以下对马克思的论述说法正确的是 (  ) A.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B.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C.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D.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的 2.法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又具有社会职能。以下现象主要体现了法的政治职能的有 (  ) ①税务机关依法征收税款,保障国家财政收入和公共利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