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2518

福建省漳州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05-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12712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福建省,测试,答案,图片,试题,语文
  • cover
漳州三中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学科 阶段性教学诊断(三)试题 (组卷网,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写(涂)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出题人:初一语文备课组审题人:初一语文备课组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诗文句子。(10分) (1)《望岳》中描写出泰山神奇秀丽、高大巍峨的句子是“①一,②” (2)《泊秦淮》中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是“③,④”。 (3)《贾生》中“⑤,⑥”两句,借古讽今,寄寓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4)《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⑦一, ⑧”。 (5)《陋室铭》中“⑨一,四_”两句、描写出诗人摆脱喧嚣生活和繁杂公 务的欣喜之情。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9分) 《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孝德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千百年来一直被作为行 为规范之首而备受()。①(jiàn)行孝道能培养人的感恩心、②(gōng)敬 心、仁爱心和责任心,正所谓孝心一开,百善皆开。将这种善(),“事诸父,如事父。 事诸兄,如事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处理好家庭和个人 的伦理关系,扩展到国家和社会,便是“移孝作忠”。孝是道德大厦的基石,没有基石,所 谓的才德只不过是()。总之,强调“孝”的美德,对于稳定社会③(zh1)序和 人伦关系、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1)根据拼音在横线①②③处填入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推行设身处地空中楼阁 B.推崇推己及人 空中楼阁 C.推行推己及人 海市蜃楼 D.推崇设身处地 海市蜃楼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 3.名著阅读交流。(6分) 我们读完一本好书,总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请你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与同学分享 阅读《简·爱》的独特感受。 备选话题:A.鲜活的人物形象 B.精巧的情节构思 C.深刻的主题思想 我选择话题【】,我的分享: 提示:述议同学们以“观点+内容+感受”的形式表述,让分辛更具吸引力。 1 出卷网创建 二、阅读(6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7分) {甲】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乙】登飞来的王安石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练身在最高层。 4.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B.甲诗中“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营造出苍茫辽远的意境。 C.乙诗第二句写出了诗人登上高塔,眼前看到了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 D.两首诗都突破传统写景诗的局限,融入深刻思考,具有较强感染力。 5.两首诗同是登高诗作,所表达的情感却略有不同,请简要概括。(4分) 的感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 繁杂公 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衰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嘻!菊之爱,陶后鲜 作为行 有闻:蓬之发,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ng)敬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事父。 【乙】 和个人 松之性直上,虽数尺,自亭亭也。有人移之盆盎置之华屋之内屈其枝缚其节灌之溉之, 石,所 篷蓬如偃2盖焉。非不取悦于人,然以视夫岫岭之间,千 青云,凌碧霄,矫矫郁郁于严宿积 言者,相去如何也?嘻!士君子之失身于人,亦犹是尔。 1序和 (选自桊王晫《松喻》) 【注】①节:树木枝干交接处。②偃(y)盖:车盖或伞盖。③岫(xiù)岭:山峰。 ④干:冲。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