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2745

2树之歌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180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之歌,教学设计
  • cover
树之歌 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认识“梧、桐”等 15 个生字,会写“杨、桐”等 5 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②语言运用: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 11种树的基本特点。 ③思维能力:通过词串的学习,进一步感受“木”字旁的字与树木有关这一构字规律。学习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①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 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②通过词串的学习,进一步感受“木”字旁的字与树木有关这一构字规律。学习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学习过程: 第一板块: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树木朋友,看!(枫树…) 他们各有各的姿态和样子,装点了大自然,共同谱写了一曲美妙的树之歌,书课题,揭示课题。你来读,一起读。《 树之歌》 师:课题中“之”是什么意思呢? 生:我觉得“树之歌”就是关于树的歌,“之”应该是“的”的意思。 师:真聪明。这里“之”就是“的”的意思。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认树识名 师:大家大声读课文借助文中的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读) 开火车读 一人读一行 全班同学一起读 师:本这首儿歌写了哪些树木呢 大家圈出树木的名字。 (生圈画,师指名答) 师:同学们数一数一共介绍了多少种树?(11种,松柏指的是松树和柏树。节课树木有哪些,用圆圈把树木圈一圈,请你说,按照一定的顺序,提取文章信息,这是个好方法)总共有多少种树, 11 种 师:这些树里都藏着许多生字,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师:玩生字卡 你有什么发现,形旁多表意,声旁多表音,生字回到课文,再读一读有什么发现,押韵 ang 能让儿歌更优美更和谐,朗朗上口 你来读 全班一起学着她的样子拍手读 多有节奏感 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生:学生拍手齐读。 偏旁归类,积累字词。 师:树里藏着这些生字都跑出来和大家打招呼了,你们也快和它们打打招呼吧! 请生读 师:大家注意“梧桐”这两个字都是第二声。“枫”“松”都是后鼻音,一定要读准确。再读读吧。 (生读) 师:我们开火车来认一认这些树名吧。 师: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 生:我发现这些字都是木字旁的,因为它们都是与树木有关。 生:我发现这些字的读音与木字旁右边的字读音相似。 师: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不但发现了这些字都是木字旁的,而且还从读音上找到了规律,像这样的字,左边木字旁表示与树木有关,右边的字表示了它们的读音,这就是形声字。 师:老师把这些形声字分成了2组,上下对比读一读,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指名回答 师:这些形声字的读音有些和右边的字读音相同,有些声调不同,有些声母不同。我们可以利用形声字的这个特点来认识更多的字。接下来猜一猜这些树的名字。(出示) 师:文中还有一些生字,谁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读。 生:指名领读 师:老师开小火车检查一下,火车火车哪里开? 生:开火车读 第三板块: 细读课文,识别“特点” 1.细读儿歌,圈画特点。 师:一名同学读前四行,其他人认真听,用“三角号”画出木的特点。 生:第一行写出了杨树的“高”和榕树的“壮”树 生:第二行写了梧桐树叶子的形状“像手掌”。 生:第三、四行写了枫树和松柏的颜色。 师:很好!谁来读后四行 想想这几句写了什么。 生:第五行写木棉喜暖,生长在南方;第六行写桦树耐寒生长在北方。 师:很好。这两句写出了木棉和桦树的生长环境, 师:最后两行写出了树木的什么特点? 生:第七行把银杏、水杉比作活化石,第八行写金桂开花满院都很香。 2.学习1,2句儿歌。 师:杨树高大、挺拔、笔直,多生长在北方。 榕树生长在南方,树干分支多,枝叶特别茂盛,远看像绿茸茸的大伞。 师:这是梧桐树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