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下28《海的女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童话的奇妙想象,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语言运用:能说出文中最打动自己、最奇妙的地方,并与同学交流。 思维能力:能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审美创造:能抓住最打动自己的地方想象画面,体会人物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 1.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 2.体会文中奇妙之处,感受童话想象力。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深入分析最小公主的形象,体会其对人类世界的向往。 教学过程 (一)单元回顾,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已学的《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巨人的花园》,提问:“这两篇童话有什么共同特点?”(花草虫鱼会说话,富有想象力,有奇妙情节等) 2.出示海公主铜像图片,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本单元最后一篇童话《海的女儿》,它又会有哪些奇妙之处呢?”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预设:“海的女儿”是谁?她的故事是怎样的?) (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1.明确学习任务(出示课件): (1)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运用已学方法识记生字词。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可尝试用“六要素”或“划分段落概括法”把握主要内容。 2.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圈画生字词。 3.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矢车菊、宫殿、抚摸、鲸鱼、亲昵、硫黄”等词语,指名读,强调“矢(shǐ)、昵(nì)、瞥(piē)”等易读错字音,通过形近字对比(如“矢”与“失”)帮助记忆。 (2)课中导学单活动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巩固字音。 活动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____”。 矢车菊(shí shǐ) 宫殿(diàntiàn) 抚摸(fú fǔ) 鲸鱼(jīnɡjīn) 亲昵(nǐ nì) 硫黄(niú liú) 4.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1)提问:“课文是《海的女儿》童话的哪个部分?”(开头部分) (2)引导学生运用第六单元学习方法,划分段落并概括各部分内容(结合课前预学单第5题): 第1-2自然段:描绘奇异的海底世界。 第3-6自然段:写海公主们的生活。 第7-10自然段:写最小的公主对人类世界的渴望。 第11自然段:写最大的公主可以浮到水面。 结合课中导学单活动二,填空概括主要内容,强调“海王的宫殿、六位海公主、人类世界、憧憬和渴望”等关键信息。 活动二:根据提示填空,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讲述的是在浩瀚的大海深处,有一座 海王的宫殿。海王有 六个美丽的女儿, 小女儿最美丽,她不大爱讲话,总是静静地在想着什么。 六位海公主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生活在大海里。老祖母有时会给她们讲些 人类世界的故事,这使最小的公主的心中充满了对人类世界的 憧憬和渴望。 (三)聚焦奇妙,感受想象 1.回顾单元语文要素,提问:“童话充满了奇妙的想象,这篇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奇妙?”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画奇妙之处,旁注感受,教师巡视。 3.小组交流:在小组内分享自己找到的奇妙句子,说说感受,讨论不同意见。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点拨: 示例1:“在海的远处,水是那么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花瓣;又是那么清,像最明亮的玻璃。” 引导学生体会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受海水的蓝与清,想象海底世界的美丽神秘,指导朗读,读出画面感。 示例2:“海里最深的地方有一座海王的宫殿……随便哪一颗珍珠都可以成为王后皇冠上最耀眼的装饰品。” 提问:“这座宫殿的奇妙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珊瑚墙、琥珀窗、蚌壳屋顶、珍珠装饰等) 板书“海王的宫殿———奇异、美丽”,强调作者想象奇特,引导学生感受童话的奇幻色彩。 其他奇妙之处:海底的树(颜色火红、深蓝,果子亮如黄金)、从海底看太阳(像紫色的花)、海公主的形象(鱼尾)、生活(十五岁后才能浮出水面)等,鼓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