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3556

第六单元 第一讲 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打包)2026届高中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世界史

日期:2025-05-2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61542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六,复习,一轮,统编,历史,高中
    第一讲 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理纲要 记要点 1.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在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冲突,使它们从战时盟友变成冷战对手,逐渐形成两极格局。 2.两极格局中孕育着多极化发展趋势。美苏关系走向缓和,主要是以苏联的退让和妥协为前提的。 3.苏联解体后,美国一超独大,但无力完全主导世界格局。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愿望更加强烈。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提供的中国方案。 整合教材———融通必修与选必修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1.冷战 (1)原因 深刻根源 美国和苏联是两个     完全不同的超级大国 基础破裂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根本原因      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 (2)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演说。 (3)表现 领域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政治 杜鲁门主义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 马歇尔计划 军事 1949年,成立“北约” 1955年,成立“华约” 2.两极格局 (1)形成:20世纪    中期,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特点: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1.冷战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 (1)呈现特点:既有缓和,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2)典型事件:第二次柏林危机和       。 2.多极力量的成长 西方阵营分化 ①西欧: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 ②日本:经济“起飞”,追求“政治大国” 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①原因: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 ②表现: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中苏关系的破裂 中国崛起 “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等 第三世界兴起 1955年万隆会议及在此基础上于1961年兴起的      ,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 3.两极格局的瓦解 (1)美苏关系 时期 特征 苏联 美国 20世纪70年代 日趋紧张 入侵阿富汗 大搞军备竞赛,实施“      ——— 1985年以后 走向缓和 建立多层次对话机制;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苏联从    撤军;苏联与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2)两极格局的瓦解 ①原因:西方对东欧的“    ———;苏联国内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②标志: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③影响:冷战结束,        不可逆转。 三、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1.美国———谋求建立单极世界 (1)背景: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2)表现:“9·11”事件之后,美国迅速展开反恐行动。2001年10月,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2003年3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2.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地区 表现 欧盟 继续向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迈进;是世界上地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集团 俄罗斯联邦 取代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推行    外交 日本 将追求政治乃至     作为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 中国 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 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1.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1)促进因素: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2)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1)发展问题 ①       的动力依然不足。 ②南北差距和     日益严重。 (2)和平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