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学习目标 (1)理解文化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明确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以及民族文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2)理解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和意义,明确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 (3)理解文化交流对文化发展的意义,明确对待文化交流的要求。 (4)理解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理解推进人类文化交融的意义。 (5)理解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建|构|知|识|体|系| 系统知识(一)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基本理论·整理强化] 1.文化具有民族性(独特性、差异性) 地位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形成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都或多或少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作用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核心 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表现 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2.文化具有多样性(丰富多彩) 地位 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 形成 原因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意义 ①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②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如何 对待 ①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②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③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3.二者关系 (1)文化的民族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基础:文化的民族性凸显了民族文化的个性,即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民族文化越丰富、越发展,世界文化多样性越明显。 (2)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的民族性: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可以做到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即时评价·澄清微点] 一、判断题 (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 )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 (3)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尊重本民族文化。 ( ) (4)文化多样性能使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同步发展。 ( ) (5)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 ) 二、选择题 1.(2024·全国甲卷)中国人注重门楣文化,视匾额为建筑的脸面,“黄鹤楼”“拙政园”“荣宝斋”等匾额今天依然醒目地悬挂于门梁显要之处。匾额融书法艺术、诗文典故、习俗风尚、处世理念于一体,端庄厚重,雅俗共赏,构成承载中华民族历史记忆、地域特色与审美意趣的特有文化景观。门楣文化历久弥新的启示是 ( ) ①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来自其传播方式创新 ②民族文化是人民群众生产经验和生活智慧的结晶 ③民族文化只有融入社会生活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 ④民族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取决于人们的精神追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借题发挥] 中国门楣文化融建筑与文艺于一体,独具特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第1题以人们喜闻乐见的中国传统门楣文化为题材(素材鲜活、贴近生活),考查学生对于文化传承和发展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关注并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2023·浙江1月选考)1 000年前,意大利翁布里亚人利用山地丘陵地貌,开创了橄榄梯田耕作系统;700年前,北非沙漠中的游牧民族将独特的水资源管理方法与沙漠知识相结合,形成了绿洲农业系统……今天,各国都在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进一步挖掘其价值。这表明 ( ) ①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