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3943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大气变化的效应微专题一锋面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课件

日期:2025-09-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8156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效应,影响,降水,地区,东部,我国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大气变化的效应 微专题一 锋面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 专题  突破 1. 锋面雨带的形成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部的暖湿偏南气流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形成锋面雨带。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约5~8个纬度,并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的季节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受锋面雨带影响的地区,常形成大范围的阴雨天气。该雨带对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及其季节变化产生显著影响。 2. 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注:图中部分为我国的季风区。 (1)4月至5月,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虽然在这段时间里有暖锋雨现象,但其主要的降雨类型是冷锋雨,而且在这段时间里影响华南的最主要天气系统是冷锋。 (2)6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地区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来自南方的暖湿气团和来自北方的冷气团在江淮地区势力相当,形成准静止锋,锋面停留可长达一个月之久,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3)7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7、8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北移影响,出现伏旱天气。7、8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在此期间北方地区的降雨仍以冷锋雨为主。虽然此时冷气团势力在后退,但是暖湿气团绝大部分时间也只是起到跟进作用,而且冷气团时而表现出强势的一面,这使得冷锋得以再次出现。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多是快行冷锋作用的结果。 (4)9月份雨带南移,10月份雨季结束。9月至10月随着冷气团的迅速南下,暖湿气团不断后退,在锋面影响地区出现阴天、刮风、降雨,并且持续降温,这些都是冷锋天气的主要特征。 3. 副热带高压强弱异常的影响 锋面雨带的移动仅仅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对我国天气影响的一般规律。实际上,副热带高压的南、北季节性移动经常出现异常,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雨涝。当有的年份夏季副热带高压位置持续偏南时,雨带就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易造成江淮地区的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则易出现干旱灾害。相反,当副热带高压季节性北移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就容易出现洪涝灾害,而南方地区则易出现干旱灾害。 专题  训练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1~2题。 A. 4—6月 B. 6—7月 C. 6—8月 D. 5—8月 解析:第1题,可依照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判断雨带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时间是5月之后,7—8月之前,一般应是6—7月,即该地区的梅雨季节。 B A. 南旱北涝 B. 南北皆旱 C. 南涝北旱 D. 南北皆涝 解析:第2题,若7月后雨带仍未进入华北地区,即长时间徘徊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区可能发生涝灾,而北方地区可能发生旱灾。 C   我国长江流域梅雨的形成和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及位置密切相关,雨带位于副热带高压的脊线以北5~8个纬度。2020年的梅雨从6月1日持续到8月初,因时间长、降雨量大被称为“暴力梅”。图1为近几年长江流域入梅时间次数统计图,图2为2020年梅雨期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逐日演变图。读图,回答3~5题。 图1 图2 A. 5月下旬 B. 6月上旬 C. 6月中旬 D. 6月下旬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大多年份长江流域入梅时间为6月上旬。故选B项。 B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解析:第4题,6月初,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与多年平均位置相比偏北,“入梅”时间早,②正确;7月中下旬,副热带高压脊线较常年偏南,雨带控制江淮地区的时间长,导致梅雨季节长,④错误;读图可知,2020年高压脊线波动北移,③正确,①错误。故选C项。 C A. 6月下旬 B. 7月上旬 C. 7月下旬 D. 8月上旬 解析:第5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的纬度在40°N附近,雨带位于副热带高压的脊线以北5~8个纬度,北京及周边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