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3977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地形变化的原因单元活动学用地质简图课件

日期:2025-11-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38620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单元,变化,简图,地质,学用,活动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地形变化的原因 单元活动 学用地质简图 目标导引:1.观察图像,学会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判读。 2. 利用地理视频或野外观察,运用岩层新老关系的判读方法,推断地质构造形成时代。 第*页 研习任务 地质简图的判读 教材  认知 一、地层年代的识别 1. 地层单位 2. 地层新老关系规律 新  简单  切割  二、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判读 1. 地质构造的判读 错断  新老  2. 构造地貌的判读 构造运动  向斜山  背斜谷  地形图  三、地质构造历史的推断 错断  褶皱  侵入  [重点研讨] 1. 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看沉积岩:沉积岩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如图一中Ⅲ岩层位置靠下,岩层较老;Ⅰ岩层位置靠上,岩层较新。 (2)看断层:断层的形成晚于被断裂的岩层。 (3)看岩浆岩:岩浆岩(包括喷出岩和侵入岩)的形成晚于其切穿的岩层。如图一中Ⅳ岩层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Ⅲ和Ⅱ岩层。 (4)看变质岩:变质岩是岩石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 (5)看侵蚀面:若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隆起后地层遭受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该地地壳下沉。 2. 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 (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如图三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褶皱。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形成山岭(如图三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形成谷地,由于其槽部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山岭(如图三中丙)。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中老翼新为背斜,中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如图一中Ⅱ处、图三中甲处均为断层。 3. 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 (1)褶皱、断层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地壳的水平或垂直运动。如图一中的断层,岩层未发生弯曲,说明经历了垂直运动;图二中的褶皱、图三中的褶皱和断层,都说明该地经历了水平挤压作用。 (2)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也可能伴随着下降运动。如图一中左侧岩层Ⅰ的存在。图二、图三中的各岩层都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 合作  研讨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1. 根据地质剖面图指出图中的地质构造。(区域认知) 提示:背斜、向斜和断层。 2. 判断图中丙处的构造地貌。(区域认知) 提示:背斜山。 3. 在图中标注另外两处背斜并说明没有成山的原因。(地理实践力) 提示:图略。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掉。 研习  经典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A. 沉积作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活动 B. 岩浆活动—沉积作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 沉积作用—岩浆活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D. 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活动—沉积作用 A 解析:第1题,根据先形成的岩层在下面,后形成的岩层在上面。沉积岩Ⅱ在下面先形成,后其顶部被外力侵蚀,然后地壳下降,经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Ⅰ,根据侵入者新,被侵入者老。地壳内部岩浆喷发,切断了岩层形成侵入岩和喷出岩。故选A。 A. 花岗岩 B. 板岩 C. 页岩 D. 砂岩 解析:第2题,图中甲岩石位于岩浆岩和沉积岩之间,最可能是岩浆上升过程中使周围的沉积岩发生变质形成的变质岩,花岗岩是岩浆岩,A错误;板岩属于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