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4009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四单元水体运动的影响第一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

日期:2025-09-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52956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水体,关系,相互,及其,陆地,一节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水体运动的影响 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目标导引:1.通过不同区域的相关图文材料,了解各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 2. 通过调查研究及查找相关材料,了解陆地水体的特点及作用。 3. 通过绘制示意图,理解掌握陆地不同水体的补给关系及特点。 第*页 研习任务一 陆地水体的组成 教材  认知 冰川  地下  浅层  1. 组成 [重点研讨] 陆地水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相互关系 具体表现 自然环境制约陆地水体的类型、水量、分布 气候湿润的地区河网密度大,水量丰富;气候寒冷的高海拔、高纬度地区冰川发育 地势较低的地区容易积水形成湖泊或沼泽,断陷凹地可形成较大湖泊 陆地水体影响自然环境 河流、湖泊、沼泽对周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 冰川、河流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动力 合作  研讨   洞庭湖在历史上一度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但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使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针对洞庭湖调蓄能力不断衰减的状况,国家开展了对洞庭湖的全面治理。2018年通过不断加大退田还湖力度,洞庭湖调蓄面积持续扩大,2018年较1978年增加了779平方千米,防洪排涝效益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1. 分析洞庭湖与长江的关系。洞庭湖湖水的来源主要有哪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提示:洞庭湖是长江中下游的湖泊,与长江具有互补关系。洞庭湖湖水主要来源于河流水、大气降水、地下水等。 2. 随着洞庭湖面积的扩大,推测洞庭湖周边地区地下水位的变化状况。(地理实践力) 提示:随着洞庭湖面积的扩大,周边地区的地下水位会上升。 研习  经典   在人类面临的各种资源危机中,淡水危机是其中之一。据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据此回答1~2题。 ①河流水 ②淡水湖泊水 ③冰川水 ④深层地下淡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解析:第1题,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①②正确;冰川水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深层地下淡水埋藏较深,它们目前都较难被利用,③④错误。故选A项。 A A. 加强水库建设,大量储水 B. 不断增加地下水的开采 C. 全面实行海水淡化工程 D.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 解析:第2题,加强水库建设,大量储水,会减少河流下游的流量,还会阻隔鱼类洄游产卵等,破坏生态环境,A项错误。不断增加地下水的开采,会形成地下漏斗区,导致地面沉降,B项错误。海水淡化技术成本高,不易全面实行,C项错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节约利用水资源,是缓解淡水资源日益紧缺现状的合理措施,D项正确。故选D项。 D   读水圈构成图,回答3~4题。 A. 陆地咸水、陆地淡水、地下淡水、冰川 B. 陆地咸水、陆地淡水、冰川、地下淡水 C. 地下淡水、冰川、陆地咸水、陆地淡水 D. 陆地淡水、陆地咸水、地下淡水、冰川 B 解析:第3题,陆地水体包括陆地淡水和陆地咸水,以陆地淡水为主,则乙水体为陆地淡水,甲水体为陆地咸水;陆地淡水包括冰川、地下淡水和其他陆地淡水,以冰川为主,则丙水体为冰川。故选B项。 A. 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B. 岩石圈 C. 内流区 D. 大气圈 解析:第4题,由上题可知,丙水体为冰川,主要分布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故选A项。 A 第*页 研习任务二 陆地水体之间的联系 教材  认知 补给  蓄积  补给  调节  发源  注入  相互补给  高于  图1  地下水  图2  气温  夏季  大  回升  春汛  [方法归纳] (1)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陆地其他水体最主要的补给。 (2)冰川对河流及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其他水体。 思考 为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