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4868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2节第2课时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课件+学案

日期:2025-09-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12497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地理,公转,课件,意义,生的,下产
    (课件网)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2课时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掌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综合思维) 2.掌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地理实践力) 3.知道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区域认知) 01 课前精梳理 自主学习固基础 知识清单一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概念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_____的夹角。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_____出现在正午。 地平面 最大值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1)空间(纬度)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是随着_____的南北移动而变化的。距直射点所在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距直射点所在纬度越远,正午太阳角度越小。以北半球为例,总结如下: 春、秋分 由_____向南北两极正午太阳高度角递减 夏至 由_____向南北两侧正午太阳高度角递减 冬至 由_____向南北两侧正午太阳高度角递减 太阳直射点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2)季节(时间)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总结如下: 节气 最大值 最小值 二分日 _____ 两极点 夏至日 _____及其以北地区 南半球 冬至日 _____及其以南地区 北半球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易误点拨]———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直射”的区别 (1)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入射光线与观测者所在地平面的夹角。 (2)正午太阳高度角是指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 (3)太阳直射是指太阳入射光线与观测者所在地平面的夹角为90°。 (3)影响: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差异和变化造成地球表面不同地区_____的强度不同。 太阳辐射 知识清单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取决于昼弧和夜弧的长度 2.变化规律 (1)纬度(空间)变化规律 ①赤道上:全年_____。 ②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随纬度的增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加大。 ③极圈之内:出现_____、 _____的现象。 昼夜平分 极昼 极夜 (2)季节(时间)变化规律 ①北半球 时间 昼夜长短 分布规律 特殊节气 夏半年(_____日前后至_____日前后) 昼长 夜短 纬度越高,昼_____,北极附近出现_____现象 _____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昼范围达到最大 冬半年(_____日前后至来年_____日前后) 昼短 夜长 纬度越高,昼_____,北极附近出现_____现象 _____日,北半球各地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夜范围达到最大 3月21 9月23 越长 极昼 夏至 9月23 3月21 越短 极夜 冬至 ②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③每年3月21日前后和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_____。 3.影响 昼夜长短的差异和变化导致地球表面不同地区接受_____的时间长短不同。 昼夜平分 太阳辐射 知识清单三 季节更替 1.成因 2.不同纬度地区季节变化的不同 (1)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现象_____。 (2)极地附近的高纬度地区:季节更替现象也_____。 (3)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_____。 不明显 不明显 明显 3.四季划分 (1)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北温带地区) (2)我国传统四季:以_____为起点划分四季。 类型 天文四季 气候四季 范围 春季 过渡季节 3、4、5月 夏季 白昼_____、太阳高度角_____的季节 6、7、8月 秋季 过渡季节 9、10、11月 冬季 白昼_____、太阳高度角_____的季节 12、1、2月 最长 最大 最短 最小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知识清单四 五带的划分 1.成因 2.划分 [辨一辨]  (1)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长。( ) 提示: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 (2)夏至日,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 提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 (3)赤道地区全年昼夜等分。( ) 提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