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4871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2节第1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件+学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24989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地理,地球,课件,意义,自转,2节第
    (课件网)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1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理解昼夜更替和时差产生的原因。(综合思维) 2.联系现实生产和生活,计算不同地点的地方时和区时。(地理实践力) 3.掌握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的规律,并解释相关地理现象。(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01 课前精梳理 自主学习固基础 知识清单一  昼夜更替 1.昼夜现象 (1)成因:地球是一个既不_____、也不_____的球体,在同一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面对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对太阳的半球是黑夜。 (2)界线: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叫_____(圈),它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为_____和_____两个部分。 发光 透明 晨昏线 昼弧 夜弧 2.昼夜交替 (1)成因:_____。 (2)周期:为_____小时,称为1太阳日。 (3)影响 对自然环境 周期长短适宜,使_____不至于过大 对生产、生活 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 24 昼夜温差 3.昼夜更替的意义 昼夜交替的周期为_____ 小时,使得地面白天增温时不至于_____,夜晚冷却时也不至于_____,从而保证了地球上有机体的_____。 24 过分炎热 过分寒冷 生存和发展 [易误点拨] 昼夜更替主要是地球自转引起的,公转也起一定的作用。假设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也有昼夜更替现象,只不过昼夜更替的周期是一天。 [辨一辨]  (1)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 ) 提示: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而形成的。 (2)我们日常的作息安排均以昼夜交替周期为时间单位。( ) 提示:昼夜交替的周期为1太阳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时间单位。 (3)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 ) 提示: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3时56分4秒。 (4)晨昏线在地表表现为自西向东运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 提示:晨昏线在地表表现为自东向西运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 √ × × 知识清单二  地方时、地转偏向力 1.地方时 (1)形成: (2)概念:因_____不同而造成的不同时刻。 (3)规律:经度每隔_____,地方时相差___小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_____。 经度 15° 1 相同 2.时区与区时 (1)时区划分: ①原因:地方时的计时方法很不方便。 ②方法:全球共分为_____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_____。 (2)区时: ①界定:各时区都以本时区_____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②规律: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___小时。 3.北京时间:我国把首都北京所在的_____的区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叫作北京时间,即_____中央经线(东经_____)的地方时。 24 15° 中央经线 1 东八区 东八区 120° [易误点拨] 北京时间不是北京的地方时。北京时间是北京所在东八区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而北京的地方时是北京所处116°E的地方时。 知识清单三 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 1.原因 地球的自转使得除赤道外在地球表面上做_____的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2.偏转规律 北半球向___偏,南半球向___偏,_____上无偏转。 水平运动 右 左 赤道 3.地转偏向力 (1)概念:使 _____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2)影响:对_____、河流、海水的运动方向和其他自然地理现象有着明显的影响。 4.对地球形状的影响 地球自转使得赤道部分_____,两极部分_____。 水平运动 大气运动 略鼓 略扁 [辨一辨]  (1)地方时相同的两地,其经度不一定相同。( ) 提示: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因此地方时相同的两地,其经度一定相同。 (2)在30°N纬线上自西向东做水平运动的物体会向高纬地区偏移。( ) 提示:在北半球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移,故在30°N纬线上自西向东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