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4879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3章第3节气候的形成及其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课件+学案

日期:2025-09-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34731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影响,景观,自然地理,及其,形成
    第三节 气候的形成及其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1.结合实例,掌握气候形成的影响因素。(综合思维)2.结合实例,掌握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综合思维) 知识清单一 气候形成的影响因素 1.太阳辐射 2.大气环流 (1)作用:促进了高低纬度地区之间、海陆之间热量和水分的交换,调整了全球热量和水分的分布。 (2)不同的大气环流形势下,空气运动的特点不同,降水的变小和季节分配特点也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气候。 3.下垫面因素 (1)海陆差异 气温 一般同纬度地区,陆地上比海洋上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大 降水 海洋上空气湿度及降水量一般比陆地大,而且海洋上降水量的全年分配也比较均匀 气候 形成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 环流 形成大规模的季风环流和地方性的局部环流 (2)洋流 ①作用:在高低纬度间调节着热量和水分,对所经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有显著影响。 ②寒流和暖流的作用: 暖流:暖流经过的地区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高,水汽含量多。 寒流:寒流经过的地区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低,且寒流对大气底层有冷却作用,不利于空气对流,降水偏少。 (3)地形 ①温度: 坡向:阳坡和阴坡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温度不同。 海拔:海拔高的地区比海拔低的地区气温低。 ②降水: 迎风坡:上升的湿润气流带来降水。 背风坡:下沉气流形成干燥的天气。 (4)其他因素:如地表物质组成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也不同,造成热量差异。 4.人类活动 (1)释放废热大气温度。 (2)改变大气成分→大气的热力性质和气候发生变化。 (3)改变下垫面性质→局部地区气候变化→影响整个气候。 [特别提醒]   影响气候因素之间的关系 知识清单二 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1.自然景观 (1)概念:是一个地方所呈现的自然风景或景色,包括植物和动物、地表形态、土壤类型、河湖特征等方面。 (2)形成因素: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和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2.气候对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 (1)自然地理景观的形态和内在结构。 (2)自然地理景观的差异。 (3)自然地理景观的分布规律。 (4)自然地理景观的变化。 [辨一辨]  (1)大气环流是造成各地气候差异最根本的因素。(×) 提示:太阳辐射是造成各地气候差异最根本的因素。 (2)受海陆位置影响,内陆地区降水都非常少,甚至无降水。(×) 提示:内陆迎风坡地区也能形成丰富降水,如我国天山西侧和北坡降水较丰富。 (3)我国长江流域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而同纬度的西亚地中海沿岸地区则为地中海气候,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下垫面状况不同。(×) 提示:我国长江流域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而同纬度的西亚地中海沿岸地区则为地中海气候,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不同。 (4)气候只影响植物的形态和内在结构,不会影响动物的形态和内在结构。(×) 提示:气候不仅影响植物的形态和内在结构,也影响动物的形态和内在结构。 (5)形成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最主要的因素是人类活动。(×) 提示:海陆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最主要的因素,属于下垫面因素。 能力 气候的影响因素 1.太阳辐射对气候的影响 影响 原因 由低纬向高纬形成热带、温带、寒带 太阳辐射强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同一地区气候的季节交替 同一地区太阳辐射随季节变化 2.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的状态直接决定着各地的天气过程,也就决定着各地气候的形成,因此它是形成气候的直接因素。大气环流形势不同,气候类型不同。 气候类型 气压带或风带 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沙漠气候 信风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 冰原气候 极地高气压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西风带 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热带草原气候 赤道低气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