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2025年中招模拟试卷(二)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班级开展“走进传统,传承文明”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 1. 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春节的习俗,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古人过春节,要用桃木板分别写好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用纸画上二神图像,悬挂或张①(帖 贴)于门上,以消灾祈福,这称为“桃符”。对于楹联大盛的风气,梁章钜将它归功于帝王提倡,实情当然未必。只因此一文体向无专门著作,梁氏②(缉 辑)成十门十二卷,故拉皇帝做大帽子兼挡箭牌罢了。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2. 小组成员梳理了中国文艺创新的发展历程,请你根据提示,将时间轴上的空缺信息补充完整。 中国古代文艺创新起源于先秦时期,《诗经》和《楚辞》奠定了古代文学的基础。这一时期的文艺创新在注重艺术美和个人情感表达的同时,强调文艺的道德教化和政治功能。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促进了文艺形式的现代化。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深刻揭示了社会矛盾和人性的复杂。改革开放后,中国文艺进入新的繁荣期,多元化和国际化成为显著特点。科技的发展、网络文学等新形式兴起,为文艺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数字艺术、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文艺与其他领域的跨界融合,如影视与音乐的结合,将为文艺创新提供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带来新的增长点。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 3. 小组成员写了一段与“语言美”有关的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 看起来平平常常,明白如话,字里行间却写出了很多东西。_____、_____,_____,_____。古人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有道理的。 ①而在语言暗示出多少东西,传达了多大的信息 ②语言的美,不在语言本身 ③即让读者感觉、“想见”的情景有多广阔 ④不在字面上所表现的意思 4. 小组成员想用图文结合的方式阐述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需要给下面文字材料配一幅海报。A、B两幅备选海报,你建议选择哪一幅?请结合材料和海报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近年来,文艺工作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运用新的理念、形式、手法进行大胆创新,创作出一大批现象级文艺精品,广受人们好评。电视节目《唐宫夜宴》《典籍里的中国》,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大圣归来》等,无一不引发收视热潮。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不断推陈出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更闪耀的光芒。 5. 小组成员围绕活动主题写了一段感言,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提出的响亮口号。龚自珍用“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其五)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仍想为国效力的愿望。“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表达了为匡正祛邪义无反顾的态度和决心。“乡书何处达?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借“鸿雁传书”的传说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杜甫用一个动作“_____,_____”(《春望》)暗示了思念家人的深沉;“夕阳西下,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直抒胸臆表达了天涯游子思乡之情的浓郁难解。“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不畏奸邪、锐意改革的政治抱负,带给后世勇敢的激励。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