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10月核心素养评价(A卷) 九年级化学试题 (满分:50分 时间:45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如图所示是课本中的一幅图片,是用STM技术将铁原子排列成的“原子”二字。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 原子是真实存在 B. “原子“二字仅凭肉眼根本看不到 C. 人们已掌握控制和移动原子的技术 D. 原子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粒子 2. 绚烂多姿的“冰晕”装点着美丽的天空,它是大气中冰晶对光线反射或折射所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冰晶”是水蒸气冷却后变成的固体小颗粒。“冰晕”和“冰晶“的形成过程发生的变化是( ) A. 均为物理变化 B. 均为化学变化 C. 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D. 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3. 某同学做了一些分子、原子的模型,其中能表示水分子的模型是 A. B. C. D. 4. 某些金属工艺品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个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假设与猜想 B. 进行实验 C. 观察现象 D. 做出结论 5.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 40L的钢瓶可充入6000L氧气,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B. 篮球久置会变瘪,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小 C. 水沸腾时会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大 D. 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因为分子不再运动 6. 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注意安全。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研磨后闻气味 C. 滴加液体 D. 加热液体 7. 2023年6月11日下午,淄博引黄主干线管道发生爆裂,经过管道工人紧急抢修,于13日凌晨恢复全线供水,再次体现了“淄博速度”。黄河水进入用户前需要对黄河水进行的必要净化操作:①自然沉降②过滤③消毒④煮沸⑤蒸发是其中的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 8. 下列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冰水混合物 ②洁净的空气 ③超市出售“纯净水” ④氧化镁 ⑤液氧 ⑥橙汁 A ①④⑤ B. ①②③ C. ②④⑤ D. ②③④ 9. 为了揭开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根据实验,不能获得的结论是 A. 金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 原子不是实心球体,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C. 金原子核体积很小 D. 金原子核带正电,且金原子核质量远远大于α粒子的质量 10. 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B. 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 C. 酒精+氧气 二氧化碳+水 D.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1.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英同学从岩马水库中取出浑浊水样进行实验。 (1)将水样静置,用如图装置进行过滤,其操作规范的是_____(填标号)。 A.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B. 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内壁 C. 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 D. 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2)在过滤时玻璃棒作用是_____,向过滤后所得水样中加入一定量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_____性除去杂质和臭味。 (3)在处理后的水样中加入一定量_____,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水样属于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12. 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小明利用下图装置进行探究: (1)如图1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b中收集的气体为_____,试管a与试管b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之比为_____。该实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反应的类型属于_____反应。 (2)如图2是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该变化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和_____。 13.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 ...